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10篇
中国政治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许丽的骗局     
黄培岳 《江淮法治》2014,(18):28-29
正她被骗之后开始"学艺",一年多时间诈骗250多万,上千名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许丽商海打拼,最艰难的时刻,她没有坚守住底线,成立4个诈骗公司行骗。由于骗术老套,骗钱不易,于是,她要求员工打情商牌,周旋于"干妈""干爸"之中。海口警方根据举报摧毁了这4个诈骗团伙,共抓获77人。2014年7月30日,海口市中级法院对该起案件进行了公开宣判,首批20名被告人一审以诈骗罪判处1年3个月至15年8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其他被告人将分批审理。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案例启示:受骗人的处分行为是诈骗罪因果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在外观形态上,处分行为是受骗人对财产的占有转移,对其判定,既可以从占有的状态入手,也可以从行为人是否因为财产的转移而直接取得财物进行判断。处分行为的成立需要受骗人具有转移财产占有的处分意识,且受骗人需对财产存在具有明确认识。对财产的价值、品质和数量的认识错误不影响处分意识的成立。  相似文献   
3.
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诈骗罪的受骗者只能是自然人,而且还必须是具有处分能力的自然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受骗者的范围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学者的重视,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特殊案件的处理也在向刑法理论施加着压力。本文试通过对机器、法人等特殊情况能否成为受骗者进行讨论,以期对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案情2014年2月3日,被告人季某因赌博输钱想要翻本,便与被告人张某某商定用隐形眼镜、透视牌等工具在赌博中作弊。次日上午,被告人张某某购买了隐形眼镜、透视牌等作弊工具。2月5日,被告人季某联系被害人汪某等二人来到其丈人家中用扎金花的方法赌博,被告人朱某某参与赌博。赌博所使用的扑克牌系由被告人季某提供的透视牌。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诈骗者王媞被法院依法判处无期徒刑的消息传出,王媞诈骗案中多名奥运冠军被骗的经历也浮出水面。作为全民偶像的奥运冠军为何被一名80后女子骗取数千万元?  相似文献   
6.
2014年7月30日,海南省海口市中级法院对一起涉及250多万元的巨额诈骗大案进行了公开宣判,首批12名被告人一审以诈骗罪判处1年3个月至7年8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其他被告人将分批宣判。令人唏嘘的是,主犯许丽竟是一名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她犯案的最初动机竟然是筹集200万元挽回"傍富"男友。为了急速敛财,她成立了4个诈骗公司行  相似文献   
7.
安海涛  徐艳 《法庭内外》2014,(12):15-17
"本人是32岁贵妇李萍,楚楚动人,因台湾丈夫生育缺陷,特回大陆寻找健康品正之男士,圆我做母亲的梦,酬劳20万元至百万元再议。"2013年初,这条荒唐的消息被QQ软件、语音电话广泛散布。数月之间,这位自称"李萍"的"贵妇"与上百位网友交谈,电话联系不下百人次。面对物质兼生理的双重诱惑,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火眼金睛,很多人迷失在网络空间和语音电话虚拟的温柔乡中不能自拔,最终钱财被骗,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8.
最近,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些诈骗案件.透过案件背后的骗局,可以了解骗子是如何俘获受害者的. 为情所困:军人成为受害者 小李是北京市怀柔区某军校的在校研究生,军人身份.一个偶然的机会,小李认识了漂亮的刘欣.两人交往一星期后,刘欣突然消失.小李希望自己的游戏伙伴张岳能帮助寻找,并将刘欣留给自己的QQ号码和密码告诉了张岳.有一天,小李在网上忽然发现刘欣的QQ上线,便与她交谈起来.交谈中,小李感觉刘欣比以前更善解人意,对自己也特别关心.在此后的网络交往中,刘欣以出国、父母病重、自己前往边远山区支教需要资助等理由向小李借款近10万元.双方感情急剧升温,很快进入谈婚论嫁阶段.小李的父亲听说此事后,感觉事情蹊跷并报警.案件侦破后,小李才得知网上的“刘欣”竟是小李的网友张岳.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7月9日,浙江绍兴市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风水大师"徐泓昊等5人提起公诉,涉及200多名被害人,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的特大风水型系列诈骗案的内幕被逐步揭开。从2009年6月开始,自称来自香港的徐大师,游走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多地,所到之处无不行骗敛财,其中重灾区浙江90多家美容院为他提供客  相似文献   
10.
高鹏 《江淮法治》2020,(3):38-39
宁国市警方历经数月缜密侦查,成功侦破一起特大系列网络迷信诈骗案,并一举打掉7个犯罪团伙,抓获涉案人员100名。生活不顺心的某网民在网上找"大师"做法事,而当其微信支付万元"润金"后却不知"大师"去哪儿了。而与该网民有类似找"大师"指点迷津的受骗者竟遍及全国各地,达几千人之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