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供应链管理对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意义重大。针对目前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缺乏真正的需求驱动型供应链、协同运作困难等问题,我们应当通过提高客户需求预测准确性、积极发展核心企业主导的工业园区计划、提高可视性以及借助银行完善供应链等手段来提升制造业供应链的运营效能。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商标可视性的理论局限和现实局限日益显现。应以《商标法》第三次修订为契机,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关非可视性商标立法的经验,突破商标可视性的局限,引入非可视性商标,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商标立法。  相似文献   
3.
证据构造论强调对赖以定罪的全部证据作"纵断的、立体的、有机联系的"分析,包括对证据如何产生予以关注,并主张以物证为中心的证据判断模式.证据构造论于再审程序中运用,主张"证据构造分析--证据再评价--(加上新证据后的)综合评价"的分阶段证据分析方法,使再审程序中对证据事实的分析评价具有"可视性",以防止法官的恣意.同时禁止法院改变证据构造或加强原有证据证明力评价.在一审程序中,同样可以使用证据构造分析方法,同时限制法院改变证据构造.日本的证据构造论对我们有借鉴价值.其中有的问题,如证据构造改变禁止,是新的理论课题.鉴于不同的制度背景,证据构造论的内容需要根据情况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4.
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商标可视性的理论局限和现实局限日益显现。应以《商标法》第三次修订为契机,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关非可视性商标立法的经验,突破商标可视性的局限,引入非可视性商标,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商标立法。  相似文献   
5.
日前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劳动争议的案件中 ,首次将电子邮件打印件作为定案的有效证据。此种操作 ,在全国司法审判中尚属首例。该案的案情及争议的核心问题所引申出的证据法上的命题为 :在当前我国的法律框架下 ,电子邮件可否作为诉讼证据 ?此外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还从另一起真实案例中抽象出“违约金与损害赔偿是否可以同时适用”的讨论模型。本刊特发表该院法官的二组讨论文章 ,以期待学术界能够举一反三 ,推动我国法官理论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可视性”教学是指课堂讲授增加“看”的比重,从单纯的“听课”,变为听看结合。多媒体技术为民法学的可视性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民法学可视性教学的主要方法是:文字描述法、结构示意法、图形比较法、表格说明法、图像再现法。“可视性”教学的适用应注意相关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7.
金菊爱 《人权》2006,(2):32-34
隐性采访俗称“暗访”,其特点是:隐藏采访身份、意图、手段,在被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拉近新闻源,向受众展示出实实在在、有血有肉、鲜活的“独家”新闻,具有最逼真的真实性和较强的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因此备受受众青睐,成为媒体重要的监督报道手段之一。目前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人民公安》2013,(6):4-4
看到了2、3期合刊以及第4期、第5期《人民公安》,感觉它的可读性、可视性都增强了.带来一种亲切感,尤其它的时尚感符合当下杂志的芨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报纸,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不断提高它的可读性,已经受到办报人的普遍重视。然而,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电视的普及,报纸受到了空前的严峻挑战。读者要求我们的报纸,不仅要有爱不释手的可读性,而且具有先睹为快的可视性。这就是20年前新闻界老前辈蒋齐生和穆青提出的,至今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理论。报纸的可视性,过去所以未能引起办报人的应有重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认识上把它理解在报纸的可读性之中,把包括版面设计、标题制作、文章处理、图文搭配等要素都统统称为可读性,使报纸的可视性被淹没了,报纸可视性应有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商标法》对商标做出了新的定义,取消了商标的“可视性”要求,明确地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这一修改预示着我国即将步入声音商标保护的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