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历史上无数事实反复证明:艰苦奋斗必得善果,骄奢淫逸必招祸端。秦穆公因秉持"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的思想,勤俭治国,秦则得天下。汉文帝因崇尚节俭,力戒奢侈,遂有"文景之治"。而商纣王因酒池肉林,纸醉金迷,醉生梦死,很快便断送了商汤的江山。隋炀帝因奢侈腐化,大兴土木、广建园林,最终国破人亡。唐玄宗因沉溺酒色、荒淫无度,招致"安史之乱",大唐盛世一去不返。前史可鉴。  相似文献   
2.
《韩非子·说林上》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典故:商纣王使用象牙筷子,其叔父箕子见到之后十分担忧和害怕。箕子认为,商纣王既然已使用了象牙筷子,那么必然不会用陶土烧制的器皿盛汤,一定会用犀牛角或玉石做的杯子,而玉石杯子盛的、象牙筷子夹的,一定不会是豆类、野菜这样  相似文献   
3.
《干部人事月报》2011,(2):95-95
商纣王有一天吃饭时用了一双象牙筷子,其叔父箕子听说了,叹息不止,家人不解。他说:大王用了象牙筷子就不会用陶碗陶杯了,而要用玉碗玉杯了;用了玉碗玉杯就绝不会吃平常饭菜,而要吃山珍海味了;就再也不会穿粗布衣服、住茅屋了,而一定要穿锦衣华服、住高台大厦了……这样下去,奢侈享受的欲望就会不断膨胀,势必要搜刮民脂民膏,并对反对者予以镇压,如此国家就危在旦夕了。但忠诚的箕子仍去劝谏,纣王怒而将其囚禁。  相似文献   
4.
古人的眼光     
《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商纣王让人给自己做了一双象牙筷子,他的大臣箕子认为,用象牙筷子吃饭,就不肯用粗碗具,必将用犀玉杯盘,食山珍海味,进而穿绫着缎,建殿字楼台,如此将一发不可收拾。不出箕子所料,没过几年,商纣王就建酒池肉林,设炮烙之刑,大兴土木,为所欲为,最终身陷周武王重兵包围,自焚鹿台而亡天下。  相似文献   
5.
最近,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撰文指出,所谓同心同德,是指具有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信念。它在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中具有重要价值。同心同德一词出自《尚书·泰誓》,反映的是3000多年前武王伐纣的真实故事,也是中国古代统一战线的经典案例。商朝末年,商纣王专横暴虐、荒淫无度,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周武王审时度势,与一些诸侯结盟,也就是结成统一战线,决定共同讨伐商纣王。在誓师大会上,周武王说: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  相似文献   
6.
1952年11月,毛泽东沿黄河巡视,来到河南安阳古城殷墟时说:“这里,是中国最早的一个古都。殷纣王很有本事,是个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统一巩固了起来,在历史上,对发展文明的区域曾有过贡献,是有功的。可是他滥用职权,为自己享乐,在修建重重楼阁和金碧辉煌的鹿台中,不知耗费了劳动人民多少金钱和血汗,那些酒池肉林,折胫之说,  相似文献   
7.
8.
李长新 《侨园》2014,(1):57-57
我们都知道残暴的商纣王,以及祸国殃民的妲己,他们的所作所为与后来的商朝灭亡有着扯不清的关系,可我们却很少知道,直接引发商朝灭亡的,却是除妲己之外的另外一位女子。她的死,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奏响了商朝灭亡的序曲。  相似文献   
9.
卫姓源于姬姓,始于周文王姬昌的第9子卫康叔封。姬昌的四子旦,因采邑在周,故称周公、周公旦。周公在摄政期间平定了商纣王之子武庚勾结三监并联合东夷的叛乱。平叛后,周公旦把殷民七族和商故都周围的地区都分封给了反对叛乱的康叔,立国号为卫,国君康叔称卫康叔。卫康叔本名封,因初封于康称康叔。在周代,类似这样以王室周姓(姬)所封之国名为氏的多达48个。卫国初都于沫(今河南淇县),春秋初迁于曹(今河南滑县东南),后为逃避内乱,又由曹迁到齐。卫文公二年(公元前658年),卫都又先后迁到楚丘(今滑县东北)、帝丘(今濮阳西…  相似文献   
10.
商纣王翻案,自古就有。子贡在《论语》中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意思是纣的不善,并不像后世所说的那么过分呀!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