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的总体经济实力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一批效益好、有活力、有实力的国有大企业和企业集团。2005年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共有国有控股企业154户,比1998年减少199户,但资产总额从452亿元增加到75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从183亿元增加到356亿元,增加值从58亿元增加到126亿元,实现利税从9.27亿元增加到34.12亿元。国有企业对全区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06,(2):50-50
齐中熙在1月23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撰文指出: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凡通过公开招聘、企业内部竞争上岗等方式竟聘上岗或对企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管理层成员,可通过增资扩股持有本企业股权,但管理层的持股总量不得达到控股或相对控股数量。“管理层”是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负责人以及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管理层持有企业非控股股权,  相似文献   
3.
《中国监察》2010,(16):22-22
7月8日上午,海南省召开2010年治理“小金库”工作布置会,“小金库”治理工作的重点除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外,还延伸到全省社会团体、公募基金会以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相似文献   
4.
王萍 《中国人大》2012,(21):10-13
“截至2011年底,中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14.47万户。2011年,中国国企实现营业收入39.25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58万亿元,上缴税金3.45万亿元,分别约占全社会工商企业的35%、43%和40%。”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原油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石油企业特色文化的独特优势,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增强跨文化管理的能力,有力促进了海外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春天里的关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视察重庆市人大机关2011年的4月9日,对于重庆市人大机关的干部职工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当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壕攀口国专程来到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视察Z4乍。这是建国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第一次专程来到重庆市人大机关看望干部职工。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后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于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着重大缺陷。包装式的股份制改革不可能解决存在于公司治理结构间的根本问题。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建立并完善激励监控机制。由于公司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制约,造成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后公司治理中存在不少问题,要结合国有企业实际,完善股份制企业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得益于改革开放和贯彻执行两个“毫不动摇”的经济发展方针。我国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双轮驱动、互相促进,共同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竞争发展与合作发展是市场经济的双重特征,围绕公平与效率的双重目标,既要重视经济竞争发展,还要重视经济合作发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集合经济竞争发展与合作发展双重优势的高效路径。我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公私合营,恢复于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个人投资参与集体企业改制,发展于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或国有企业改制为非公有制企业时保留部分国有产权,拓展到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参与中外合资。2003年,混合所有制经济占全国总体经济比重40%;3117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核心价值观是发挥广大职工主人翁作用、实现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以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如何推动思想政冶工作不断创新,为国企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对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