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89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9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胜云  刘志扬 《台声》2002,(11):16-17
以上海、苏州、杭州、宁波等城市为中心的大上海地区已经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为了配合大批台商群聚长江三角洲的态势,随着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步伐的加快,台湾金融界纷纷抢滩大上海布局设点,并为开业经营积极准备。近年来,随着两岸经贸活动日趋频繁,以及受到台商对金融服务需要的压力,台湾当局在两岸金融政策方面有所松动。从去年6月起,台湾方面开始允许其金融机构赴大陆设立办事处。之后,在符合规定的9家台资银行中,有8家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了申请。今年5月,台湾彰化银行和世华银行的代表处已先后落户江…  相似文献   
2.
夏业良 《小康》2005,(9):54-55
最近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首都金融文化节暨北京国际金融投资理财博览会(简称首都金博会)将于9月1日至4日举办。首都金博会组委会在透露这一消息的同时还宣布,金融业已成为首都经济支柱产业。在中央政府正式批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几年之后,北京似乎又意欲把金融街变成全国的金融中心,并把CBD打造成与WTO接轨的国际金融中心。难道中国真的需要建设两个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中心的形成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中国不少城市都热衷于成为金融中心(比如大连、深圳都提出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天津计划五年内投下7000亿元,力图把天津建成北方金…  相似文献   
3.
今年夏日热得一如既往,但中国经济似乎少了些"热度"。这里面有"速度情结"降温的理性,也有欧债危机等冲击的因素。而稳增长成为重要任务。在这个"冷风"吹向全球经济的夏日,6月28-30日举办的陆家嘴金融论坛,尤具吸引全球金融界目光的热度:金融业如何通过改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来自世界各地800多名政界、业界、学界精英,围绕"金融治理改革与实体经济"各施所长,热议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上海市市长韩正担任本次论坛的轮值主席。  相似文献   
4.
陆红军教授生于上海,上世纪八十年代任上海交通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人员测评工程学科带头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分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1988年创立中国人力资源发展跨文化研究协会。1994年创立国际金融中心协会,至今一直担任这两个协会的主席。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离不开发达的新加坡证券市场,而新加坡证券市场发达离不开其证券市场的高度开放。目前。新加坡证券市场已吸收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该所挂牌上市(主要是亚洲地区企业),截至2008年6月末,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已达308家。约占其上市公司总数的40%;其中,来自中国的企业有138家,为该所上市公司总数的17.88%。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大部分外国企业仅以此作为融资平台,而在新加坡本地没有任何业务运营。  相似文献   
6.
201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发开放20周年。20年间,在这块黄浦江东岸的土地上,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巨变,一系列“率先”、“第一”,让世界备感惊奇:环球金融中心的高度、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洋山深水港的深度等,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相似文献   
7.
本市金融党委、金融办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开始,就清醒认识到,学习实践活动要取得实效,就必须紧密结合当前经济金融的发展形势,尤其是科学认识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抓紧解决突出问题,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书记俞正声“在服务他人中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8.
黄灵 《检察风云》2013,(15):8-9
为了配合中央关于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宏伟规划,上海市人民检察机关于2012年设立了国内首个省级机关的金融检察处,其职能配置包括批捕、公诉、预防和研究。本刊记者就目前引起社会关注的网络银行犯罪问题,采访了该处处长肖凯。  相似文献   
9.
李菁 《今日上海》2012,(8):40-45
盛夏的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协会主席、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教授主持的金融创新论坛,成为香格里拉酒店最引人注目的浦江夜谈之一。在会议结束时,我们终于见到了这位生干上海的在国际人力资源和国际金融中心双领域具有卓越研究成就的资深学者。  相似文献   
10.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浦发银行")董事长吉晓辉是位从银行基层一步步走上银行一把手岗位的实力派金融家,加之其间他曾在上海市政府主抓金融工作的背景,使他在思考问题时,更擅长于从国家战略层面分析。无论是10年前他对《国际融资》记者谈到的对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思考,还是当年对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中国银行业创新与风控的见解,都体现了他的睿智和超前行动力。已是两届全国政协委员的他,今年"两会"又递交了《上海"两个中心"建设需航运金融给力》、《加快发展移动金融,推动金融普惠》和《大力发展货币经纪行业,强化人民币定价权》3个提案,这些提案再次体现了他对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因时而变、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走过18年风雨历程的浦发银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之路。在沪市主板上市11年来,一直备受投资人追捧。中信证券2011年3月12日统计数据显示:"浦发银行在所有A股(2133支)中市场关注度排名第10位。"浦发银行之所以市场关注度如此之高,其根本原因在于该行近年来不断推出的创新融资模式,以及不断加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在超前战略策动下,浦发银行悄然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在竞争中找到了广阔的蓝海,并成为中国国内低碳银行的引领者。浦发银行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浦发银行将怎样迎接机遇并面对市场竞争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