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报业竞争的不断加剧,许多报纸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读者快节奏生活的需求,在报纸版面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创新,从而使国内报纸版面呈现出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局面。综观近年来报纸版面的变化,总体上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图像化时代的到来给青年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带来了复杂的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和文化领域的领导权,深度挖掘图像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提高大学生的视觉素养,开展以图像为核心的媒体素养教育,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图像化叙事是历史虚无主义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应变而变生成的新变种,极具社会危害性。要彻底揭露历史虚无主义图像化叙事的虚伪与荒谬,可从出场图谋、话语操控、目标设定以及本性展露这四个维度进行分析与批判。这一叙事在出场图谋上借“百年变局”之机还“颠覆主流”之魂,在话语操控上以“涓滴细灌”之功实现“温水煮蛙”之效,在目标设定上从“直指靶心”攻击党和国家转向“外围打圈”诱导信仰劣变,在本性展露上在“多元中立”幌子下包裹着“意义迷失”的主观唯心论。只有深刻把握其四个维度特征,方可认清历史虚无主义图像化叙事的实质与危害,有针对性地遏制其蔓延渗透,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4.
"文学图像化"在此指文学语言的图像化,即作者在写作时沉浸在图像之中,运用可观可感的手法来叙写作品,是一种独特的写作和表意实践。对此,国内外的理论家分别从社会、时代、政治、技术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但更多地持有"折衷论"或"二元论"的立场及批判态度,而忽略了对"图像化"本身问题如美感、审美关系以及本体的探讨。笔者从"文学图像化"的定位、内核等方面切入,阐发了另外一种研讨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图像时代,学术精英的权威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面式微危机,学术人所谓纯粹学理意义上的论争淡出,而被赋予越来越浓厚的立场论争色彩。从此,由于不再是作为沉默大多数的大众介入,学术人正在或已经处于一个越来越尴尬但又无可回避的时代境遇之中。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成为主要表达方式之一,社会进入图像化时代。图像化表达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高校文化、大学生思维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带来一定冲击。这既与当前资本消费的客观原因密切相关,又有大学生主体性发育不足的主观原因,同时也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内在不足的原因。为此,必须通过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图像化素养、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场域图像化新样态,并结合时代创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图像化叙事能力,从而在供给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变革。  相似文献   
7.
人创造了图像,图像也改变着人,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变革和新媒体平台不断涌现的当下社会,图像生产、制作低门槛化、低成本化,图像传播更加快捷,图像铺天盖地而来,塑造了当代人图像化的生存方式。一方面,新奇有趣的图像对青年的影响更加深刻,青年社交表达的图像化倾向、消费审美的图像化意向乃至思维方式的图像化转向十分明显,当代青年图像化生存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另一方面,受技术摆布、资本操控、青年亚文化影响,当代青年图像化生存下青年思想和行为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部分青年沉溺于图像所营造的"半真实世界",陷入"非理性狂欢",呈现出"认同危机"。因而,需以青年为切入点,培育青年信息素养、关注青年内在需要,铸牢青年理想信念,引导青年在图像化生存中树立图像意识、彰显主体意识、强化使命意识。  相似文献   
8.
处于"图像时代"的背景中,学校教育不可避免地亦受其影响并通过学生、教师、教材、环境这教育四要素表现出来,呈"图像化"发展倾向。如何克服教育图像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重新回味要素主义教育观点,并依此审视刻上"图像化"印记的当前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图像化作为个体认知世界的方式被西方社会思潮的传播者充分利用,它推动了西方社会思潮传播从"文本叙事"向"图像叙事"的转变,从"显性灌输"向"隐性渗透"的转向,增强了西方社会思潮传播的隐蔽性,从而加大对它的辨识难度,因此从图像化的视野去审视西方社会思潮的传播,认清西方社会思潮传播的基本形态,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的巩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树军  杨志艳 《新视野》2012,(1):113-115
经典既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情感和智慧的产物,也是其载体。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经典,这是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下传媒视野中,经典传播具有大众化和图像化趋势,这一方面有利于经典的普及,另一方面却使经典变成了商品,经典真正蕴含的精神文化价值往往被遮盖和弱化。因而,在各种媒介对传统经典进行介绍和传播的同时,针对经典传播的各种声音和争论在媒体和社会中也不绝于耳,显示出一种文化焦虑。我们应该基于新的现代化观念和立场,采取同情理解、理性对待的态度,让经典丰富我们的精神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