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心 《中国减灾》2012,(1X):41-41
<正>2007年的冬天特别冷,莫斯科下了几场大雪。街道旁、屋顶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雪。这天,爸爸妈妈带着8岁的萨莎去国家游泳馆游泳。萨莎在水里一会儿仰泳,一会儿蝶泳。正游得自由自在,忽然头顶传来"轰隆隆"一阵响声,她抬头一看,只见屋顶塌了下来,大块的水泥预制板和雪团落下来,一根很粗很长的横梁砸下来,就落在她的身旁。萨莎本能地吸口气,潜入水中,以为埋在水里就安全了。她刚潜入水中,发现一个很小的女孩,正沉向水底。萨莎什么也没想,一把抓住她的小背心,两人一起浮出水面。萨莎抱着小女孩刚露出水面,还没来得及爬出游泳池,  相似文献   
2.
红柳     
正偶然的一次机会,在沙漠前沿一个坍塌的沙丘前,一株红柳的根系裸露出来,像巨人的双臂一样,擎举起头顶的那片沙土,用生命阻挡风沙的前行。但凡来过塔里木的人,大都见过红柳。在到新疆近6年时间里,我一直认为红柳之所以叫做红柳,是因为它的枝条泛红,夏日时它的花朵艳红,秋日里一片褐红,但在此刻,我的理解被深化了,它的红或许代表了兵团的屯垦红。红柳的红与屯垦人的红是一脉相承的,当60年前屯垦战士脱下那身引以为荣的军  相似文献   
3.
5月12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纪念日。我得到进入灾区进行采访的机会。生命财产损失严重的北川老县城,如今作为地震遗址被保存下来。从车窗望去,山坡上因地震滑坡导致植被脱落的痕迹历历在目。—下车,我顿觉心跳加快:正前方映入眼帘的是拦腰折断的大桥。走入遗址区,为参观者重新修整的道路两侧满是坍塌或半坍塌的建筑。  相似文献   
4.
奇迹的背后     
安和 《时事报告》2010,(11):63-66
8月5日,智利北部圣何塞地区的一个开采黄金和铜的矿井发生坍塌,33名矿工被困,生死不明。由于地质情况复杂,救援工作进展缓慢。时间一天天过去,就在人们已经不抱希望的时候,8月22日深夜,一个钻到地下700米的测深定位仪带出了一个塑料袋,里面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们全部33人都活着”,让人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相似文献   
5.
《小康》2008,(2):80-81
"安德鲁看了说,从我们这儿看到了奇迹,他的设计可以实现了!"所有到过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人都会留意到大厅1300平米的白色吊顶。法国戴高乐机场曾经出现2E候机厅顶棚坍塌事故,而这个顶棚就是安德鲁设计的。所以作为大剧院音乐厅的吊顶也就格外引人注意。  相似文献   
6.
<正>智障人员,被骗到矿山做工,下井后很快被谋害,害人者伪造矿难事故,从矿老板那里拿到赔偿,由此发财致富……这种丧尽天良的坏事,接连上演,近来呈现"井喷"趋势。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009年11月23日,湖北省大冶市就出现这样的"事故",死者"亲属"从矿方拿到了20万元的赔偿。  相似文献   
7.
5月2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20起典型案件,平均每个案件涉及金额550多万元,涉及地(厅)级官员57人。20起典型案件中无省部级领导干部涉案。  相似文献   
8.
韩国宪法第34条第6款规定"国家有义务预防各种灾害的发生,并应该保护全体国民的利益".1994年10月21日的成秀大桥倒塌事件及1995年6月29日的三丰百货商店坍塌事件直接促使韩国政府对灾难等突发事件问题进行立法.  相似文献   
9.
杨力 《传承》2008,(11):54-54
孙浩是一名新兵。这天早晨,他所在的命令部队突然接到命令,立即开赴地震灾区抗灾救人。部队一路风尘,以最快速度进入到灾区。在救灾现场,所有房屋都已坍塌,大片的废墟瓦砾让这个昔日山青水秀的小镇变成了人间地狱。原来的镇上小学已被大片的废墟掩盖,更令人揪心的是,废墟下面还埋着数百名学生。  相似文献   
10.
原黑龙江省委副书记韩桂芝的“权贵之家”中,6人涉嫌贪污受贿,唯一清白的是韩桂芝的丈夫陈昔平(化名),《读报参考》第27期刊登江海河的文章,道出了当亲情遭遇法律的底线时,陈昔平的痛心与无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