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0篇
中国共产党   92篇
中国政治   191篇
政治理论   39篇
综合类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免征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及“三农”的政策赢得百姓一片叫好之声。也让镇村基层政权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困境:既要在新形势下谋求发展,又要应付改革所带来的财务危机和执政威信等问题。而基层人大应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践行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为地方经济寻求“突围”之路?广东省连山县小三江镇人大发展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基层人大如何作为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江西政报》2006,(22):19-21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各地按照国务院关于“制止新债、摸清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开展化解乡村债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乡村债务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化解工作进展缓慢,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一些地方债务底数不清,责任不明确;一些地方新债不断发生,屡禁不止;一些地方化解债务主动性不够,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有效解决乡村债务的办法;一些地方债权人与债务人双方矛盾尖锐,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沉重的乡村债务影响了基层政权组织的正常运转,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并成为诱发农民负担反弹的严重隐患。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层政权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要进一步巩固这个基础,必需正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加以解决。目前,农村基层政权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自身规律的研究和把握上;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领导体系上;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手段、方法上;在农村基层政权民主建设的发展上;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自身素质上存在着多种不适应。针对这种不适应要采取理顺组织领导机制;改革运行管理机制;建立有效激励保障机制;强化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等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江燕 《探索》2005,(6):104-107
新时期以来,中外学术界对农村基层政权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回顾其理论背景,总结其主要成果内容,分析当前研究农村基层政权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作为我国基层政权和政法组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县(市、区)司法局和司法所逐步组建起来,其工作职能不断充实和强化、机构设置进一步规范、人员编制逐步增加,在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出现了许多问题,并日渐突出,对乡镇政府存在的必要性提出了挑战,对农村现行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7.
赵卓 《今日民族》2003,(1):42-44
原中共澜沧边疆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党组书记、副县长,省委民族工作部边疆处处长,离休干部赵卓应本刊之约,把50年代初期在澜沧开展民族工作的一些真实情况作了回忆,那段难忘的历史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8.
9.
免征农业税是惠及9亿农民的大事,目前我国免征农业税的省份已达27个,明年将全部免征农业税。在此背景下,如何警惕农村基层出现由“经济空白”而导致的“政治空白”,已成为关乎农村发展以及中央“惠农”政策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试论“村官”富人化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基础."村官"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骨干力量.一个村庄的发展与其"村官"的素质和作风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商办厂或种养业的能人富人当选"村官"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村官"富人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村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同时也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