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7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39篇
各国政治   86篇
工人农民   117篇
世界政治   56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8篇
法律   4105篇
中国共产党   2353篇
中国政治   3807篇
政治理论   1483篇
综合类   4079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78篇
  2022年   262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492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482篇
  2014年   1052篇
  2013年   1183篇
  2012年   1163篇
  2011年   1184篇
  2010年   1130篇
  2009年   1319篇
  2008年   1665篇
  2007年   1071篇
  2006年   866篇
  2005年   817篇
  2004年   868篇
  2003年   497篇
  2002年   619篇
  2001年   428篇
  2000年   318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现在,我代表常委会办公厅报告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办理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加强改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努力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来。  相似文献   
2.
刘一鸿 《求索》2022,(1):90-97
与读者的互动贯穿惠特曼《草叶集》始末,是《草叶集》深受世界读者喜爱的重要因素之一。惠特曼强调读者参与诗歌连贯性塑造的必要性,以及读者在诗歌欣赏中所扮演的参与性角色,并通过一定的策略以实现诗人与读者的融合。从身体修辞、顿呼与表演性对话等方面来探索《草叶集》中诗人与读者关系的建构,能更好地理解惠特曼的诗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4.
5.
口供证明力是指评价口供对待证事实的证明力度,是法官裁量案件的主要依据。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对进入审判程序的口供证明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口供尽管符合证据合法性的要求,但证明力并不强。一些案件常常因口供的证明力问题导致案件审理时间延长,致使诉讼效率降低,甚至败诉。调查发现审讯阶段的做法对口供证明力有较大影响,具体表现在审讯人员自身的素质、口供本身的内容、对主观要件的证明以及是否及时固定口供等。建议从审讯环节入手,强化审讯人员的证据意识并提高其讯问的专业水平,讲究方法,灵活运用审讯策略,同时探讨运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作为辅助手段提高口供证明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7.
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局刚过百天,2018年7月就专门加开一次会议,即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理清人大监督工作思路、推进实践。守护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栗战书委员长2年两任组长,打响碧水蓝天净土法治保卫战。  相似文献   
8.
2020年高考政治充分利用情境为载体,以问题设问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对归纳思维能力的运用,以此来检验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的流畅性。如何活用归纳思维突破高考政治试题,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本文以2020年高考政治试题为例谈谈两种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集中了全党智慧,反映了人民意愿,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也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宣言书。《决定》意义重大、贡献很多,仅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看,其贡献也很多。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