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9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15篇
中国共产党   534篇
中国政治   367篇
政治理论   79篇
综合类   5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永生 《创造》2002,(1):16-17
江泽民同志一再批评说,在党的工作作风方面,目前群众反映最大的两个问题,一是形式主义,二是官僚主义。  相似文献   
2.
应坚决清除民主集中制贯彻中的潜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集中制贯彻中存在的潜规则,妨碍和影响了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本文分析了民主集中制贯彻中存在潜规则的原因,并提出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一些行业和企业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和商业贿赂问题日益突出,甚至成为行业“潜规则”、“亚文化”,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党中央决定开展专项治理,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反商业贿赂的坚定决心。对这一顺民心,合民意之举,公众寄望甚重。准确把握现阶段商业贿赂的特点,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商业贿赂源头治理的对策,不仅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而且是将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四面八方     
《纪检与监察》2003,(4):38-39
  相似文献   
5.
从被拘到保释 回顾2004年,资本市场的一些现象颇为引人深思。中原高速的童言白、托普软件的宋如华、ST达尔曼的许宗林、ST春都的刘海峰等,这些曾经在资本市场上响当当的名字,如今都因为某种意义上的贪婪而成为一个时代结束的象征,黄宏生事件也是其中耐人寻味的个案之一。  相似文献   
6.
治理官场“潜规则”:廉政文化建设不能缺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官场“潜规则”和廉政文化建设之间是一种逆向消长关系。我国官场“潜规则”的日盛,彰显的是廉政文化建设的赢弱。要治理官场“潜规则”,不能忽视廉政文化建设具有的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为此,必须在做实廉政文化建设方面下功夫;充实时代内容,使之和当代社会的要求合拍;进行文化思维创新,改变中国传统文化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7.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07,(1X):13-16
2006年底。影视演员张钰在网络上公布她与某些影视导演、副导演等人的性录像带,并揭露影视圈存在着演员通过性交易来换取演出角色的“潜规则”。成为一大新闻热点。在人们追逐事件本身的热度衰减之后.其中蕴合的法律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近日.民主与法制社邀请北京市律师协会新闻专业委员会的部分律师.就这一事件的法律意义进行深层探讨……  相似文献   
8.
最近东北某省一位领导到一个市调研时,发现部分街道脏、乱、差严重,要求尽快整治。该市负责人向他汇报说,将于某日安排包括武警官兵在内的2000多人上街清理。那天,省领导派人去察看,结果发现这个所谓“2000人大清理”的行动纯属子虚乌有。这位省领导感慨地说,这么简单的事情都糊弄我!时下,糊弄上级已成官场腐败的一大痈疽,党和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糊弄上级耍绝招如今官场上不乏糊弄上级的现象,少数领导干部不是扎扎实实地工作,而是滑头滑脑地糊弄,花招迭出,颇费心机。表面文章搭建花架。现在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已泛滥成灾。比如文明窗口单位…  相似文献   
9.
常言说“隔行如隔山”,他则执著地认为“隔行不隔理”,在一个个全新的行业里纵横捭阖。面对行业内的潜规则,他虽心急如焚但决不屈服妥协,在隐忍低调中圆融精进。从根正苗红的革命军人,到跋涉商海的企业老板,再到苦心孤诣的发明家,迤逦中,他追寻什么?  相似文献   
10.
牧川 《共产党人》2005,(8):51-52
海瑞,字汝贤,自号“刚峰”。“海青天”、“海龙五”、“笔架博士”、“海强项”都是他的绰号,前两个来自民间,后两个来自封建官场。正史对其评价是:清廉为官、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全心为民。他也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妇孺皆知的清官,也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回族名人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