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4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城管发[2020]13号商务楼宇(包括办公楼、写字楼)是人员密集场所,做好商务楼宇内办公单位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疫工作,对于保护员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本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明确在商务楼宇内办公单位的防疫要求,通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蓝绍敏 《唯实》2002,(9):144-150
美国城市化经历了发生、发展、成熟的完整过程,具体表现为集中和分散两个显著特征;江苏城市化进程中的独特现象与美国城市化形成鲜明对比,通过比较、借鉴,江苏必须走出一条符合省情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重庆市北碚区原区委书记雷政富、深圳市原副市长梁道行……十八大后,一批官员相继落马,被外界解读为中央出重拳反腐。反腐在大快人心之余,也引发多方思考:高官密集落马,是反腐力度加大了,还是贪官越来越多?中纪委委员、监察部副部长于春生表示,如今国家的反腐力度加大,取得的效果是  相似文献   
4.
人员密集场所暴恐活动受境外极端宗教思想的影响呈现出时机选择性强、手段残忍、杀伤性大等特点。必须加强情报信息预警,坚持情报与行动高效联动,加强网络监管、视频监控系统运用,加大反恐设施建设,强化立体化反恐防控体系,并本着"预防为主、减少危害"的原则制定综合防范体系,构建安全防护网络,才能有效遏制暴力恐怖活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改革,下一站     
《廉政瞭望》2012,(12):14
党的十八大说:"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如何实现?改革就是一把钥匙,能凝聚我们社会最大的共识与勇气。我们看到,近日的舆论媒体频频发声,为社会症结与改革密集地鼓与呼,实际上就是带着历史温度与民众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12,(7):64-65
《亚鲁王》是继藏族史诗、蒙族史诗和汉族史诗搜集整理完成之后,又一部横空出世的民族长篇英雄史诗。所传唱的是西部方言区苗人的迁徙与创世的历史,清晰地呈现出苗族这一古老民族由来与变迁的全过程,活生生见证了中华民族在上古时代相互融合的曲折进程。本书开篇宏大,具有创世意味。史诗历史信息密集,大量有待破解的文化信号更显示出它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在"以工补农"的大背景下,涉农的各项优惠政策、制度正在密集性地实施,自上而下的资源输入为乡村社会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契机,社会各界无不期待乡村社会"善治"目标的实现。然而,大量的经验调查发现,乡村社会的善治目标并未如期顺利实现,相反,中国乡村治理呈现愈加复杂化和多元化的样态,一些地区甚至频频陷入基层治理内卷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求知》2011,(8):44-44
宋寒松在《中国新闻周刊》第15期接受记者专访时说:越是权力集中的部门、岗位和资金密集的领域和行业,职务犯罪就越易发多发。这些年我们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城市的消防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层面上也不断完善消防预警机制,一旦发生火灾最大限度保证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因为商业及经营的需要,往往会产生人员密集区域,这对于消防工作的开展是不小的挑战,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大火蔓延迅速,人员疏散缓慢,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分析,制定相应的对抗政策是十分重要与紧迫的。本文针对人员密集场所这一特殊区域进行消防安全隐患的分析,积极制定相关对策,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前线》2009,(1):37-37
设施农业作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发展形式,通过汇集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形成了以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力密集为主要特征的集约高效性产业。设施农业不仅成为吸纳农民就业的重要载体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而且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