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梁启超民约之说而引起的墨家尚同说之争,其实质是"民约"论与"专制"论的认识分歧。民约论者认为墨家学说含有民约(义同民主)的因素,专制论者则认为墨家尚同说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专制极权思想。这场学术争论既有着各个时代学术思潮的深刻影响,亦有墨家学说及《墨子》一书本身的一些因素。透过这场学术之争,应该认识到,以尚同说为核心之一的墨家思想,其实是墨子构建的一个理想国。这个理想国,墨子用一生践行之,这体现了墨子不仅在思想上具有着卢梭一般浪漫的情怀,而且在行动上又有着罗兰夫人那样的无畏勇气。  相似文献   
2.
金海林 《奋斗》2011,(10):61-62
据媒体报道,不久前年逾八旬的原长沙市委副书记朱尚同给省市领导打了一份“紧急报告”,炮轰长沙好大喜功的“面子工程”,经微博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场风波。在网络热议的同时,朱尚同也遭到质疑,被推上“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3.
尚同”和“尚贤”是墨家管理哲学的两个基本原则。“尚同”,即上下一致的集体主义原则,就是现代管理所说的“团队精神”、“共识式”的管理模式;“尚贤”,即推举贤才、重用贤者的问题,就是现代管理重视人才的人事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4.
刘超 《世纪桥》2007,(1):16-16,18
我们应积极的开采、利用墨家整体主义、泛爱主义、利人主义等宝贵思想资源,为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5.
墨子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墨子思想中存在的君主集权化倾向、鬼神惩戒的恫吓方式、功利计算得失、违背社会准则和人性的极端化倾向形成与和谐社会不和谐之音,墨子思想的衰落与此有一定的联系,值得后世警醒。  相似文献   
6.
人物简介:裴尚同,早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1949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主任工程师。1957年2月加入九三学社。1958年调至九三学社合肥分社工作。历任合肥分社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副主委兼办公室主任,九三学社安徽省第四、五届委员会专职副主委;六届顾问;七、八届名誉副主委;九三学社七、八届中央委员、九届中央参议委委员。曾任省人大常委。2003年3月18日在合肥病逝,享年87岁。  相似文献   
7.
墨子的法律观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作武 《法学评论》2004,22(2):138-144
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 ,他的学说中包含着一些重要的法律观。他以“天志”为“法仪” ,借助天的力量来塑造和设计社会的法则 ;他的“兼相爱、交相利”主张是其朴素平等观的表达 ,隐含着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和对私有财产予以保护的意识 ;他的“尚贤”论反映了小生产者参与政治 ,分享国家权力的愿望 ,但不能与欧洲早期的“民约论”划等号 ;他的“尚同”说既是对法律起源的一种认识 ,更是其君主专制主义思想观的高度概括。总之 ,墨子的法律观兼具积极和消极两面 ,反映了当时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小生产者思想追求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包家新 《探索》2006,(3):180-183
墨子的治国法律思想主要围绕着平乱求治,欲构建秩序社会。文章从四个方面对之进行了阐述。一是从法哲学层面分析社会动乱的总根源是“不相爱”、“罪生于别,乱息于兼”,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方案;二是从礼法制度层面分析社会动乱的原因是“异义”、“无政长”,提出“法天”、“尚同”、“明鬼”的社会控制三法,维护原始宗教信仰,建立强力政府以“一同天下义”;三是从吏治层面分析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为政者不贤达,提出创建“尚贤”为政的新社会秩序;四是从法的价值取向“利民”角度分析社会动乱的原因是民之“三患”,提出“强力非命”治“三患”的民生论。  相似文献   
9.
墨子的"尚同"的思想是墨子在阶级社会里提出的一种君主专制思想。这种思想要求统一意志、要求社会成员共同地遵守体现最高统治者意志的制度,虽然法家的学说继承了墨子提出的"尚同"的专制主义学说,但两家的专制主义思想还是有较大的差异的,因为墨子提出"尚同"的同时,还强调应该"尚贤",它的学说是一种王道的专制主义学说。  相似文献   
10.
马腾 《广东法学》2010,(2):29-37
墨家所代表的“农与工肆之人”要求改变春秋战国之际纷乱的局面而走向一统,因而提出“尚同”,在政治层面上要求一个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作为新统一秩序的象征。梁启超和郭沫若曾就墨子这一思想是否为民约论各持己见,后来的学者仍聚讼不已。君主专制是墨子尚同说的本质,这与民约论所崇尚的平等、自由、人权等近代政治的思想精髓有着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