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68篇
中国共产党   53篇
中国政治   72篇
政治理论   48篇
综合类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护生态、保护环境不仅要依靠政府的职能和企业负责任的行为 ,公众同样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尽管围绕生态环境问题的讨论十分热烈 ,但关于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问题始终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情况对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初步的探讨 ,意在为环境保护实践中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众参与问题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斯大林苏维埃理论的局限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大林认为,苏维埃说到底不过是一种组织形式,但不是惟一的组织形式。在整个“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苏维埃与工会、合作社、共青团等组织一样,是无产阶级政党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一个“引带”与“杠杆”。基于对苏维埃的这一基本认识,斯大林解决党与苏维埃矛盾的基本路径出现了不少偏差。  相似文献   
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必须走进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思想,走出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局限。  相似文献   
4.
5.
经典社会学的历史贡献与局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典社会学是西方社会学的最初形态 ,它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儿 ,用吉登斯的话来说 ,是与“现代性”(modernity)共生的现象。经典社会学的产生受到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双重影响 ,而它的断裂及由欧洲传统向美国传统的转变 (所谓“经典社会学”向“现代社会学”的转变 )则与两次世界大战休戚相关。经典社会学不仅为一门新生的学科赢得了话语权利 ,而且为这一学科提供了延续至今的理论范式 ,对当时人类尤其是欧洲文明所遭遇的危机做出了出色的回应。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 ,经典社会学也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局限 :一方面 ,它的不同理论和理论家之间充满矛盾冲突 ;另一方面 ,它在论述社会变迁时又常常求助于某种单一的解释。在 1 8和 1 9世纪的科学革命影响下形成的实证主义 ,既塑造了它的基本品质 ,又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到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甘雨 《党史文苑》2006,(4):19-20
在小说《家》中,巴金描写了一位具有叛逆精神的知识青年高觉慧的成长历程.高觉慧的形象,其实就是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高觉慧在和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守旧势力斗争的过程中造就了叛逆精神,但其叛逆精神又具有幼稚和不彻底的局限性,而这也正是五四知识青年的客观写照.  相似文献   
7.
宋庆贵 《理论探讨》2002,2(1):89-91
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 ,曾是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崇拜者、信奉者。但是到五四运动时期 ,他从主体性上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从而使自己转变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 ,毛泽东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的优秀文化遗产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并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引下 ,通过长期的武装斗争 ,成功地实现了无产阶级社会革命运动。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时发生过重大失误 ,从文化渊源上看 ,是由于他受到传统文化中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与局限。  相似文献   
8.
美学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富兴 《思想战线》2004,30(1):82-87
人类审美个性与其普遍性文化功能是德国古典美学两主题 ,其间存在的逻辑矛盾与历史张力以及其审美个性研究的不够深入 ,都深刻地影响了 2 0世纪中国美学。以宗教为参照 ,可以深化审美个性研究 ,则审美是人类追求即时性感性精神愉悦的活动。审美感性是物质感性、具体感性和即时感性 ,这些决定了审美乃人类精神生活起点、大众文化之典型代表。审美是最世俗的人类精神活动 ,美学则是人类感性精神现象学 ,这当是当代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确当起点。在拓展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和广度上 ,审美较科学、宗教、哲学均远为逊色。  相似文献   
9.
蔡宇梦 《法制博览》2022,(4):127-129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群体利益被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单个消费者个体诉讼维权成本大、收益小,通过个人的私益诉讼即使提起惩罚性赔偿,也难以有效控制经营者的不法行为。为解决消费纠纷这一问题,我国确立了消费公益诉讼制度。但是我国消费公益诉讼制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本文将通过研析我国消费公益诉讼制度的特点现状及存在的局限,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将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等区别开来,强调前者的重要性和优越性,是一种流布甚久的普遍观念。能否进行这种区分、如何区分以及这种区分是否具有规范意义等问题,在近年来也受到了理论研究的关注。从诉讼证明的认知构造来看,"直接证据"的界说应当区分严格的理解和日常习惯的理解;无论哪一种界说,都没有多少实际的规范意义。比较而言,关于直接证据的诸种传统界说多是有问题的;近年来的论争,无论是何种论说,都未能促进人们更好地理解此方面的问题。应当放弃在日常习惯理解意义上界分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等的视角来制定相关证据规则的努力,注重对前者的证明力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