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锋 《法制与社会》2012,(29):231-232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课程中进行“读写议”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此模式主要通过学生在读书、写作和讨论等三项内容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市场经济的内涵、发展阶段及运行方式所谓市场经济 ,就是以市场做为社会资源基础性配置方式的一种社会经济形式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或现代阶段。理解市场经济的内涵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1)市场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是以市场做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 ,这是市场经济的核心。 (2 )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或者说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现代阶段。这概括地指出了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3)市场经济是一种社会经济形式的判断 ,是对市场经济客观性、以及与社会制度无关的强调。理解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是进一步理清市场经济与商品…  相似文献   
3.
张维为 《理论导报》2014,(10):11-11
正理解中国,特别是解释"中国模式"得以成功的制度原因,可把重点放在解读中国的国家性质以及中国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上,即"一国四方"。这些制度安排保证了中国的迅速崛起,也是"中国模式"超越西方模式的重要制度保证。"一国"——"文明型国家"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有八个特征,即"四超""四特"。"四超"即超大型的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4.
焦守林 《南风窗》2007,(21):10-10
重温市场经济的本义对我们走出市场经济的迷思有所启发。在英国文化古城爱丁堡市,市场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行字:"这里埋葬着《道德情操论》、《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的遗体。"  相似文献   
5.
张建君 《甘肃理论学刊》2001,(2):80-82,F003
一、市场经济的内涵、基本特征与功能市场经济就是建立在社会大生产基础上的发达的商品经济 ,是一种以市场作为基础手段 ,调节经济、配置资源的社会经济形式和资源配置方式 ,对市场经济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点 :(1)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2 )市场经济是一种社会经济形式 ,(3)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 ,是市场经济的规定性表现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1)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主体多元化是由市场主体多元化决定的 ,是市场的根本性特征。 (2 )追求利润最大化。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根…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4,(10):44-44
赵琳琳在2004年7月30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撰文指出:在《学海扁舟——张培刚学术生涯及其经济思想》一书里,竟然发现了一连串的惊奇:国内经济学大家吴敬莲、厉以宁、董辅礽等都纷纷写下文章,表达了对张培刚的尊敬和对他学问的敬仰。张培刚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凭借在哈佛读书时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获得了世界发展经济学奠基人的尊称。他主张把农业作为产业的一个部  相似文献   
7.
李俊  吴欢 《新东方》2008,(5):48-51
古往今来,哲学在经济思想中的运用可以说是犹如大海中的珍宝,比比皆是却又深藏海底。从经济思想发源,哲学便以一种母体的身份紧紧地与经济学结合在一起。18世纪下半叶,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部分运用了具体到抽象的方法,第一次较为详尽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收入,  相似文献   
8.
黄高荣 《湖湘论坛》2002,15(1):49-51
在农业结构调整上,不管是政府,还是农民都将把“市场需要什么就调什么”、“消费者需求什么就生产什么”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最高指导原则。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在一些地方的农村工作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中,往往是就原则而用原则,就市场而论市场,生产盲目跟着市场转,而没有分析这个原则背后所隐藏的经济学基本原理(即支撑这一原则的理论基础),忽视运用经济理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前瞻性指导,有些人甚至否定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理论指导作用。由于缺少理论指导,方式选择上常常采取尾追型、加减型、行政指令型、分散型的农业结构调整模…  相似文献   
9.
王庆  邓建华 《当代贵州》2007,(13):13-13
邹东涛,陕西汉阴县人,经济学教授:历任西北大学教授、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现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生产力学会常务理事;著有《十字路口上的中国》、《转轨的中国》、《中国经济体制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等书;主编“世界市场经济模式丛书”、“中国改革开放20年丛书”、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转轨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跟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较,在经济结构、市场成熟程度上有很大差别和差距。创立有中国特色的"转轨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历史地落在中国的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身上。当我国实现"三重转轨"之日,也是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之时。届时,中国将以中国特色的"转轨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阔步进入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殿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