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良 《学习月刊》2014,(13):54-55
战国时期,秦国日益强盛,怀有吞并六国的野心。有鉴于此,魏国信陵君、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四大公子广泛网罗人才,不断扩充自身势力,以便应对秦国入侵。据史料记载,四公子所养之"士"多达数千人。这些"士",主要包括学士、策士、方士和术士,当然也包括吃白食的食客。礼贤下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在这方面,四大公子做得非常到位,不得不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2.
王淦生 《奋斗》2011,(3):61-62
能凭成语而名垂千古的人在历史上为数不多.毛遂先生便是拥有这种殊荣的人物之一。当初,在秦军大兵压境赵国国难当头之际,身份低贱(赵相平原君的门客)的毛遂挺身自荐担任说客,以其过人的胆识、精辟的分析和高超的语言技巧.向楚王直陈利害,  相似文献   
3.
千百年来,毛遂自荐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作为一个昙花一现的历史人物,知道毛遂兵败自刎悲剧的人却不多。毛遂自荐跟随平原君出使楚国,通过个人杰出的谈判能力和非凡的外交智慧,促成了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13,(4):52-52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因说日:“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秦伐韩,军阏与。王乃令奢将救之,大破秦军,惠文王赐奢爵号为马服君。孝成王立,秦与赵兵相距长平。使廉颇将,固壁不战。秦之间言日:“秦之所恶,独畏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之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日:“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相似文献   
5.
创业教育不应“忘记”失败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时毛遂自荐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作为赵国平原君的食客,自荐随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救,巧舌如簧,舌灿莲花,以雄辩的口才说服楚王联赵抗秦,很是露了一手。不少人想当然地认为他此后一顺百顺。其实,毛遂在他自荐之后没满一年,就死了。  相似文献   
6.
佚名 《政府法制》2012,(26):46-46
在中国历史上。毛遂是出了大名的。一位普通的门客,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胆识和智慧,自荐出使楚国,促成了楚、赵合纵,同时也得到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这就是“毛遂自荐”。但是毛遂之死却算得上一个悲剧。据史料记载:由于毛遂促成了楚国与赵国的“合纵抗秦”大计,挫败了秦军的侵犯,从而得到了平原君的特别赏识。  相似文献   
7.
老六月雪 《党课》2011,(14):95-99
毛遂(公元前285-前228年),战国时期薛国人(今山东省枣庄市人),年轻时出游赵国,为赵公子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居平原君处三年未露锋芒。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  相似文献   
8.
根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赵孝成王九年,秦国军队围攻赵国都城,赵国平原君到楚国求援,其门下食客毛遂自荐同往,为赵国请来救兵立下汗马功劳。此后,“毛遂自荐”一直被引用为自告奋勇,自我推荐的典范。与之相悖的是“自挑位置”,就是当事人带着个人的主观意愿,“盯”着某个有实惠、有实权的位置,围绕“自我”跑官、要官。如此挑三拣四,与组织分配原则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