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49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武汉有张公堤,那是晚清主政湖北多年的张之洞手上修建的。大堤修建完工后是否象时下一样举行过隆重的竣工典礼、命名仪式,无从得知,也无法考证,百多年人们相传着称为“张公堤”,就这么沿袭下来,至今武汉的地名标牌和出版的地图仍然这样标名。武汉这座城市不仅两江交汇,而且湖泊众多,河汊纵横,长江汉江闹洪水的时候,往往伴随严重的内涝,内涝防范不好,与长江汉江洪水两相夹攻,那就格外危险。横亘汉口北面的张公堤,绵延数十里,当年为抵御武汉的水患肯定发挥过重要作用,让万千小民面对无情的大水不用担忧,能安心安意的过日子,这是无量的功德,所以人们才肯亲切地称这道大堤为“张公堤”,一直这样叫下来。  相似文献   
2.
熊茂松 《人民论坛》2012,(14):150-151
张之洞主张以"办洋务、开新学"为手段来维护满清王朝的统治,与维新派在政见主张上有相同之处,但也有明显的界限。维新派对张之洞寄予厚望,当维新运动失败,维新派就骂张之洞背叛了他们,后世学者也因循之。其实,张之洞并没有背叛维新派。  相似文献   
3.
袁德峰 《前线》2013,(2):92-93
晚清洋务派重臣张之洞,曾任总督、大学士和军机大臣。他在1909年秋天病笃之时,给子孙后代留下遗嘱:“我为官四十年,勤奋做事,不谋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间,地不加一亩,可以无愧祖宗。望你们无忘国恩,勿坠家风,必明君子小人之辨,  相似文献   
4.
孤直梁鼎芬     
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戊戌变法运动中,张之洞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很大程度得归功于这个一点儿也不疯的梁疯子。民国初年,拖着一条清朝辫子,在北大讲学的辜鸿铭,张之洞湖北任上造汉阳兵工厂,引进德国克虏伯公司的设备和技术时,因为他精通多国文字,也曾重金敦请他入幕。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7)
湖北幼稚园是中国第一所官办幼稚园。在此之前,中国儿童教育基本都是在家庭内部进行的。20世纪初,以湖北幼稚园的诞生为转折,中国近代幼教机构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中国儿童教育也逐渐学校化、机构化、社会化,幼教领域展现出新的面貌与风采。本文将以湖北幼稚园为个案研究对象,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推动力量、筹办始末、教育模式、对后世的影响等诸多问题,从而归纳出清末新政时期以湖北幼稚园为代表的幼教机构所共有的西学东渐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续晓琼 《学习导报》2012,(20):50-51
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晚清名臣,在当时政坛举足轻重。他们常年驰驱马上,去家万里,辗转于全国各地,与家人聚少寓多,遥寄家书成为他们教诲子女的首选。而这一封封表达真情实感的家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他们教育子弟的观念。  相似文献   
7.
郑和兵  王森 《传承》2011,(10):72-73,85
清末,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国人在社会大变革中探索中华民族的出路,同时也开始迷失自我,他们抨击与抛弃儒家传统文化,甚至全面否定其历史地位。以儒臣自居的张之洞为保存儒家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特设存古学堂。  相似文献   
8.
佚名 《政府法制》2011,(32):15-15
张之洞生于1837年,死于1909年,是清末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兴办民用工业方面颇多建树。他先后创办了湖北织造局、汉阳铁厂。其中汉阳铁厂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钢铁厂。他还创办了教授近代科学文化的两广书院。  相似文献   
9.
张之洞法制思想的转变和发展,可以分《江楚会奏三折》前、《江楚会奏三折》上奏以及1906、1907年修订《大清律例》的过程中三个阶段,见出其变化过程。张之洞在近代中国法制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其在近代中国法制人性化、法制与世界接轨、近代法制实践中,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最初启蒙,是从清末国人认识外国在华的租界"巡捕"开始的,而促使大规模创建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重要领军人物,当推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如同毛泽东当年所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一样,笔者认为,研究中国警察史,也不能忘记张之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