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晋藩教授     
《法学杂志》2013,(9):2
张晋藩,1930年7月出生,辽宁沈阳人,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毕业,历任该校法律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3年至,994年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中国法律史研究所所长,现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法律史研究院名誉院长。张晋藩教授1983年被评为中国法制史博士生导师,担任博士生导师三十年,自培养新中国法学第一个博士  相似文献   
2.
张晋藩教授为该书撰写的《序》中写道:“这本论著是作者在原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精心修改而成的。作者充分利用了唐代典章、律令、判牍、诗文以及考古发掘的材料,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晋藩教授为该书撰写的《序》中写道:“这本论著是作者在原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精心修改而成的。作者充分利用了唐代典章、律令、判牍、诗文以及考古发掘的材料,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晋藩先生作为中国法制史学科的创建人和带头人之一,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和研究中,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观点鲜明、方法独具时代特色的学术派别,在当今中国法学界占有重要的地位。张晋藩先生的学理运思是解释传统,面向现实,中国的法制建设必须植根于传统之中。在研究中国法制史的价值及现代意义时,张先生强调"学以致用",提炼传统中的精华和元素,为现实的政治和法制建设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张晋藩治史方法讲究静态动态结合,人物思想互见。  相似文献   
5.
张晋藩先生作为中国法制史学科的创建人和带头人之一,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和研究中,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观点鲜明、方法独具时代特色的学术派别,在当今中国法学界占有重要的地位。张晋藩先生的学理运思是解释传统,面向现实,中国的法制建设必须植根于传统之中。在研究中国法制史的价值及现代意义时,张先生强调"学以致用",提炼传统中的精华和元素,为现实的政治和法制建设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张晋藩治史方法讲究静态动态结合,人物思想互见。  相似文献   
6.
一、三个关键词一个共同体这个题目中有三个关键词一个共同体,即学术理路与研究范式和特色贡献这三个关键词是三位一体的,亦即张先生在学术理路中探索和发展研究范式,在其研究范式中蕴含着特色和贡献,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张先生对中国法律史或者说对中国传统法的研究与认识。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学》2013,(2):2
<正>2013年1月31日,《中国法学》杂志编委会扩大会议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杂志编委会主任周成奎主持了会议。出席会议的编委有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高铭暄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陈光中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张晋藩教授、社科院法学所李林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应松  相似文献   
8.
范忠信 《现代法学》2002,24(2):151-153
一部十卷本的煌煌巨著 ,不久前又获得了中国新闻出版的最高奖———中国图书奖 ,张晋藩先生主编的《中国法制通史》究五千年法制轨迹 ,集一百年学术大战。想用几千字来加以评论是困难的 ,但是 ,我还是想把我读这套书的体会贡献给同仁。  相似文献   
9.
张先生学术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历史,还体现出现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张先生很早就提出,中国法律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在课题的研究中,张先生本着中华传统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原则,系统研究和总结了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史鉴价值和借鉴意义,涉及“民惟邦本”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立法、执法、司法、普法教育等很多方面,这些方面实际上也是张先生对于如何使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与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相结合的系统化思考。  相似文献   
10.
该书收有王人博、朱勇、张中秋、徐忠明、马志刚、范忠信、陈秋云、屈永华、林乾、李青、王扬、屈超立、方潇、夏扬、音正权、翁有为、汪庆红、杨帆、光涛、周少元、顾元、潘洪业、何珊君、郭明、陈景良等撰写的25篇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