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2篇
政治理论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古希腊戏剧中,索福克勒斯的著作《俄狄浦斯王》被誉为希腊悲剧作品中的一部不朽的巨作,它主要讲述了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这么一个复杂的情节,人们称之为"恋母情结"。该情结在在古今文学系统中反复出现,直至1930年,中国式的"恋母情节"又在戏剧《雷雨》中得以显身,本文试从命运观的角度,剖析"恋母情节"带来悲剧根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多拿蒂昂·阿尔封斯·弗朗索瓦·萨德侯爵 ( DonatienAlphonse Fran ois le marquis de Sade1 740 - 1 81 4)出生于法国普罗旺斯的名门望族 ,十岁便进入耶稣教会的学校学习至十四岁 ,后在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军校中学习 ,一年后进入军队 ,并参加了普法“七年战争”。由于战功卓著被擢升为上尉。但由于他的“过分伤风败俗”而在婚后不久便被关进了监狱。从此以后 ,他的生活便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一生中颠沛流离 ,亡命他乡 ,其中有三十多年是在监狱中度过。有三次被判死刑 ,都被其侥幸逃脱 ,最后于 1 81 4年死于囚禁之中。萨德是西方文学史上…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位被判败诉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反复申诉。大家都说自己有理,可是最终却输了官司!原因是他没有在法院确定的举证时限内提供证据,导致诉讼主张因“证据不足”未获法院采纳而败诉。当事人委屈、迷茫而又坚定的眼神,不禁令人生疑:究竟是法律出了问题,还是当事人自身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角度出发,对小说《荆棘鸟》中的人物弗兰克的"恋母情结"进行了阐述和说明,并进一步阐释了"恋母情结"与其杀人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许彬 《学理论》2009,(7):135-136
长久以来,文学界普遍认为劳伦斯通过《儿子与情人》中的主人公“保罗”这一人物刻画了自己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独特的心理存在——恋母情结。这一点毋庸置疑。可是,但凡依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的评论,绝大多数的论断是其恋母情结归属劳伦斯的本我。本文将通过对《儿子与情人》关键情节与《D.H.劳伦斯:一份私人档案》的剖析,综合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多个理论论证其恋母情结应当部分的融入了劳伦斯的超我,并阐释其运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