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453篇
中国共产党   114篇
中国政治   180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18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相关规范性文件之间的冲突规定,警察面对民间经济纠纷时往往处于"应依法履职"与"禁止干预"的两难境地。通过对四十个典型司法案例的研究发现,民间经济纠纷类治安案件警察介入的界限呈现出三重构造。一线公安机关总结出以保护人身权为原则的处理路径。在此基础上,法院将警察介入的界限扩张至财产权。但是,在涉及非强制力违法私力救济的案件时,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介入界限仍然存在着局限性,警察的有序介入还需倚赖今后行政立法的完善与案例指导制度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3.
关于治理商业贿赂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振川 《中国法学》2006,4(4):102-109
本文分析了商业贿赂的概念和主要特点,阐述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应予明确的目标、原则和重点,并对查处商业贿赂案件需要准确把握的法律政策界限,商业贿赂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以及执法机关在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阐明权的界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力 《法律科学》2006,24(3):82-92
规范阐明权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明确阐明权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范围,在我国阐明权的界限应当如下第一,对于大部分民商事案件,都应当适用阐明权;但是,对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有关公益的诉讼、特别程序案件不适用阐明权。第二,阐明权适用的诉讼事项主要应是实体事项或者可以决定实体权利归属的程序事项。第三,阐明权适用于当事人,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特殊情形下的案外人,以及有权启动再审程序的人。第四,阐明权的基准时通常应当是言词辩论终结时。  相似文献   
5.
区分受贿罪与贪污罪的关键是正确界定受贿罪与内外勾结共同实施的贪污罪以及经济往来中的受贿罪与贪污罪的界限。受贿罪与诈骗罪、敲诈勒索罪在构成要件上也存在着相似之处,对它们的界限也必须作出科学的划分。  相似文献   
6.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司法实践中一种常见的职务犯罪,它对惩罚犯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一、立法缺陷及完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即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的收入,差额巨大,如果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  相似文献   
7.
侵权行为法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侵权法的社会功能包括惩罚和预防功能,甚至有很多人主张将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全面引入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中。但是,在现代社会,侵权法的基本功能应是填补损害,传统侵权法中的预防功能已经成为填补损害的反射作用,惩罚功能在侵权法中已消失。  相似文献   
8.
公犯是罗马法的重要内容,在罗马社会中,国家对公犯进行公共调查和制裁最初是为了取代私人报复而出现的,后来才演变为对危害国家秩序和安全行为的制裁。公犯的扩张,体现了罗马国家对社会生活干预的加强,也体现了罗马国家集权主义的形成。罗马公犯诉讼及其惩罚的发展也显示了其刑事审判从简单的民众审判走向专业化审判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办案是检察机关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履行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检察职能最主要、最直接的手段。质量就是生命。检察机关要认真行使好法律赋予的职权,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必须紧扣转变执法观念,确保案件质量这根弦。  相似文献   
10.
“……我是多么无知、幼稚!当我看到事情快要露馅时,我是多么紧张呀——您会怎样惩罚我呢?我担心极了。让我吃惊的是,您没有将事情公开,更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而是宽容我,充分照顾我的面子.给我一个台阶,让我悄情改掉自己犯下的错误,使我重新燃起了希望!”——摘自李勇同学的一封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