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法制博览》2010,(15):59-59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唐诗中最为温馨的一首诗,在华语圈中家喻户晓。 我们太习惯于说“慈母严父”了,以至于我们自然地就认为“慈母”就是“慈祥的母亲”。其实,在中国古代,曾有个专门的称谓叫“慈母”,对于这个“慈母”来说,“慈母”之“慈”与“慈祥”无关,“慈母”本来是件伤心往事。  相似文献   
2.
不尽慈母恩     
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如今已为人父的我。心理特别想念母亲、敬佩母亲、感激母亲。因为在我的心里.认为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坚强的人、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对自己在诗词方面的才情是颇为自负的。人所共知,在创造社阶段,郭沫若与鲁迅因文字讥诮而屡有冲突。后来,郭沫若与鲁迅冰释前嫌,即将友好联手、并肩作战之际,鲁迅去世了。而郭沫若对于鲁迅的诗文,由衷钦佩。尤其是对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引的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郭沫若更誉之为“大有唐人风韵,哀切动人,可称绝唱”。  相似文献   
4.
梅子 《农村青年》2007,(12):46-46
一个边陲小镇。老式火车吐着白烟缓缓驶入这个偏僻的小站。黄色的车站小房,在列车的喘息中抖动着。十几米长的站台简陋而空旷。路轨旁边的水泥站台因时间久远,历经风雨剥蚀,早已瘢痕遍布。时令虽已进入3月份,在这里,春天还很遥远。目光所及,到处是一小片一小片未化的残雪及经冬植物将腐的残躯。远处树木未见吐绿,不时闪现出几幢暗灰的农舍屋顶。  相似文献   
5.
在四川省营山县泗喜镇,人们相传着这样一件关于伟大母爱的挚爱故事:息有尿毒症晚期的儿子病情恶化,忍着病痛打工挣钱希望能早日换肾。但没有肾源不能做移植手术,此时儿子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挽救儿子,年过半百、身体瘦弱的母亲不顾生命危险,毅然将自己的左肾换给了儿子,帮儿子战胜了病魔。  相似文献   
6.
“感谢你们免费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感谢大家的关心。我一定克服困难.今后把女儿培养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日前.手里拿着庄严的公证书.来自三台县西平镇的张宗伟对三台县公证处负责人感激地说。  相似文献   
7.
学芝  春天 《农村青年》2010,(6):24-26
新疆青河县维吾尔族老人阿里帕和丈夫阿比包共养育了19个不同民族的孩子,其中10个孩子是他们收养的汉、回、维、哈4个民族的孤儿,每当看到自己家180多人聚会在一起的时候,她会很满足地告诉你说:“我觉得我很幸福!”  相似文献   
8.
芊沛 《今日上海》2014,(6):16-19
六一节来了,让我们重读一首感人小诗:“你或幸运/发现宝藏/黄金成堆/珠宝满堂/你我比来/仍是我富/因有慈母/为我读书。”这是美国诗人史斯克兰·吉利兰所创作的。一句“因有慈母,为我读书”震颤人心,与世俗的财富相比,听妈妈读书何尝不是一种千金难买的幸福?  相似文献   
9.
罗玉莲.大冶市福利院儿童部部长。她以慈母的情怀悉心呵护那些被遗弃的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浓浓亲情和家庭温暖,被孩子们亲昵地称之为“妈妈”。  相似文献   
10.
阿玲 《农村青年》2007,(1):38-41
2006年9月7日,一场特殊的婚礼在湖北省恩施大酒店举行,年过30岁的新娘原是新郎的嫂子。比年轻英俊的新郎大6岁,他们是怎样走上婚姻红地毯的呢?原来,新郎14岁就失去了母亲,是在嫂子慈母般的关爱下长大的,哥哥在外打工另寻新欢。离婚后的螋子仍然矢志不渝地维系这个家,倾尽全力帮助小叔读书成材,小叔事业有成了,毅然决定和嫂子相亲相爱并共度今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