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董邦俊 《法学》2012,(6):140-151
侦查权依法行使是刑事诉讼目的实现的基本保障,合理制约侦查权是刑事诉讼文明与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加强侦查权力制约,实现人权保障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得益于对侦查权制约的反思与制度革新。德国通过侦查法官司法审查、检察官监督制约以及被指控者的抗辩与救助机制等多个方面来实现对侦查权的制约,其中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可以考虑设置中立机构对侦查行为进行司法审查,限制侦查权的肆意发动;推行检察引导侦查机制,强化对侦查行为的监督;进一步加强侦讯法制建设,更好地遏制违法侦讯行为;完善辩护与抗告机制,形成反向制约合力。  相似文献   
2.
浅议检察机关的执行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常竹 《前沿》2007,(8):92-93
众所周知,近几年在民事司法领域存在着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这就是"执行难"。随着执行工作体制改革被提到重要日程上,执行问题成为学者和司法机关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执行难的问题入手,对如何在现有体制框架内建立完善有效的执行监督体制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尽管日本在2004年修改《行政案件诉讼法》时没有对行政诉讼(抗告诉讼)的对象予以明确界定,但从修法前后最高法院的若干判例来看,却出现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逐渐拓宽、国民可以以此获得司法救济的领域愈发扩展的趋势。然而,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对早期判例所确立的"基本公式"的否定。相反,它是在尊重判断定式的前提之下,通过不断尝试具体的法律构造解释才得以逐步实现的。而在这一演变过程当中,"行政处分性"理论,厥功至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日本行政诉讼种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行政诉讼及行政诉讼法之发达为举世公认。本文将对日本的行政诉讼种类进行归纳与分析,着重探析日本行政诉讼中比较重要的分类,以期读者对日本行政诉讼种类有详细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日本已故作家开高健先生曾说:调查案子的过程中,不禁让我想到,在这个国家,只要被荆棘勾到一次就完蛋了。因为一个人一旦被视为"凶手"即万事休矣,挣扎着,呼喊着,沉冤得雪变得比登天还难。日本一位叫袴田岩的前拳击手因不堪刑讯承认自己犯罪被判死刑入狱48年,成为全球坐牢最久的死刑犯。  相似文献   
6.
透过收集与分析六省或者自治区32家基层法院,8家中级法院2009年、2010年一审2767份行政裁判文书,我们发现:我国行政诉讼中涉诉行为和被诉行政管理领域十分集中,且非对抗权力型诉讼多;诉讼中行政纠纷涉利益方多,当事人较为繁杂;从诉讼模式上看,辩论主义模式确立,但判决与诉讼请求不一致;行政审判中法院倾向于放弃裁判权,而淡化了诉讼监督行政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种法律制度都含有特定的目的追求,法律目的在法律制度的生命周期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行政诉讼的目的,我国学界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实上,行政诉讼得区分为主观的抗告诉讼、客观的抗告诉讼和当事人诉讼等具体类型,行政诉讼的目的也需要依据不同的诉讼类型分别论定.主观抗告诉讼的目的旨在救济权利,客观抗告诉讼的目的仅为监督行政,当事人诉讼的目的在于解决纠纷.就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所确立的诉讼类型而言,是以主观的抗告诉讼为核心,以客观的抗告诉讼为例外.由此可见,我国行政诉讼的目的是以救济权利为主,以监督行政为辅,但并不具有解决纠纷的目的.进而,强调行政诉讼的权利救济目的,不仅有助于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实施走出传统困境,而且对于行政诉讼制度的科学、合理设计,对于解决我国当下行政诉讼实践中面临的滥用诉权这一突出问题,都具有重要助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