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0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41篇
工人农民   120篇
世界政治   2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96篇
法律   1394篇
中国共产党   848篇
中国政治   1649篇
政治理论   461篇
综合类   80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468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467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472篇
  2008年   520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度广义上包括个体的思想意识和政府的政策规定。缓解收入不平等,既应注重微观个体的意识重构,又应侧重政府层面的政策设计,因此,从主体行为的角度分析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种涉及制度基础的、追根溯源式的创新性尝试。文章的观点是:第一,缓解收入不平等应遵循一种“合理有效的平等机制”,即经济个体都可以而且应该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和可获得的资源禀赋,去实现自由发展;第二,在不同收入阶层中,低收入者既应合理地看待不平等现象,又应通过积极努力以实现向上流动;高收入者则应有效地降低社会阶层间的心理割裂,同时又应主动地补偿低收入者的资源耗损;第三,政府应设计并遵循“合理有效的平等机制”,应搭建经济个体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2.
进入2021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再次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作为与老百姓“距离最近”的法律,民法典的实施,是我国法治建设领域中的一件大事。其实施水平和效果,更是直接关系到每一一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幸福生活。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民法典的“落地”,不仅面临着大量的新旧法律的衔接适用问题,如何处理好民法典与其他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也是正确实施民法典的应有之义。最高法院于2020年12月30日完成了591件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并修改制定了第一批与民法典配套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但《民主与法制》记者梳理民法典各分编时发现,仍有大量的法律问题和操作细节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由此可见,民法典要在全社会落地生根,真正成为一部对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的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让法治中国行稳致远,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3.
吴婕 《人大研究》2020,(1):53-55
选举法的效力范围之大,仅次于宪法和民法,而且选举法是基础性公法,它丰富和细化了宪法的代议制度。然而,截至2018年,我国高校的法学课程虽超过200门,却没有为选举法留出一席之地。为了弥合法学课程体系与法律体系之间的这一割裂,健全法学课程体系,经蒋劲松教授提议,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自2011年起,开设作为本科生限选课的选举法课程,至今已持续9年。选课学生人数从最低时的17人,到2019年近150人。  相似文献   
4.
个人本位为民法所倡导,然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是否分别为民法与经济法所拥有,且彼此泾渭分明?至少在三个方面存有疑义:个人本位是否指具体的个人本位?现代民法对自治原则的自我矫正是否表明民法已转而追求社会本位?经济法是社会本位。还是国家本位?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侦查程序中法官角色的重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侦查程序的正当化系现代法治国家刑事诉讼文明的重要标志,而法官的应然作用对侦查程序的正当化起关键性作用。我国侦查程序中法官应然角色作用缺失,形成种种弊端,严重违背程序正义理念的要求,亟待予以重新塑造,以充分保障人权,促进我国刑事诉讼文明、民主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刊中报     
《奋斗》2002,(11):28-29
我国建制镇数量首次超过乡,国家将立规驱逐“伪纳米”,香港位居全国城市竞争力榜首,我国将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深圳荣膺环境保护“全球500佳”,国家投资解农业水危机,新一代移动通信试验系统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7.
女性与互联网研究现状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国内“女性与互联网”研究领域学术性较强的论文和实证调查报告为研究对象,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类与思考,即:互联网与女性的关系、互联网与性别不平等、女性作为网络内容和女性作为互联网用户,希望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道勉 《政策》2002,(8):54-54
古人谓做官:“有德为瑞,无德为灾”。意思是说有道德的官史能给老百姓带来福祉、安定的生活,而丧失道德的官史只给老百姓带来灾祸与痛苦。  相似文献   
9.
诉讼永恒的生命基础在于其公正性,而诉讼平等,作为与诉讼公正同等重要的概念之一,则被视为实现诉讼公正的必由之途或形式标志。文章在界定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内涵之后,讨论了与诉讼平等相关的两个问题:诉讼中立与实质平等。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分析了诉讼立法中有违诉讼平等的几项缺失,如被告人答辩无限制性规定等。最后提出了改进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近通过的《物权法》确立了对公私物权予以平等保护的重要原则,该原则及其贯彻对我国现行行政救济制度提出了挑战,它要求行政救济制度必须从实体、程序等方面更新一些现有规定,并重视行政救济制度对物权相关权益的平等保护,来实现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物权较彻底的平等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