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3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96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我国侦查程序中法官角色的重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侦查程序的正当化系现代法治国家刑事诉讼文明的重要标志,而法官的应然作用对侦查程序的正当化起关键性作用。我国侦查程序中法官应然角色作用缺失,形成种种弊端,严重违背程序正义理念的要求,亟待予以重新塑造,以充分保障人权,促进我国刑事诉讼文明、民主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律师调查取证权在我国不仅立法上存在诸多缺陷,实践中更是困难重重,本文分析了律师调查取证难的原因,并根据我国实际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控辨的艺术     
本文通过对发生在美国的一起刑事案件中辩护律师充分发挥自己辩护职能的阐述,以便让我国庭审方式改革后的辩护人在强化自己的辩护职能上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完善刑事辩护制度有效实现控辩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君  崔海霞 《前沿》2006,(12):130-132
刑事辩护制度最能体现司法公正,平衡的控辩关系能促进法官中立,满足刑事实体公正的要求和保证程序正义的实现。1996年的刑诉法在辩护制度上虽较1979年的刑诉法有所进步,但律师的辩护权仍受到较大的限制,立法上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增强辩护权以实现控辩的相对平衡,进而实现程序公正与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5.
宁洁 《法制与社会》2012,(12):124+136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给检察机关反贪部门的侦查工作带来了严峻的现实挑战,也带来了职务犯罪侦查阶段控辩格局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律师以辩护人身份介入侦查的意义,阐明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享有的会见权和调查取证权对反贪侦查实践的影响和挑战,从而提出反贪部门应对辩护律师介入侦查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真正的直接和言词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瑞华 《证据科学》2016,(3):266-269
众所周知,要实现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就要贯彻直接和言词原则。那么,究竟什么是直接和言词原则呢?对于这一问题,法学界似乎已经形成了共识。但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越来越强调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甚至专家辅助人的出庭作证,重视控辩双方对这些人的交叉询问。那么,法院仅仅将证人、鉴定人等传召到法庭上,使其接受各方的交叉询问,直接和言词原则就能实现了吗?答案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7.
张建伟 《证据科学》2016,(3):269-272
一、关于以审判为中心庭审模式的认识误区
  曾经看过一篇苏联作者写的文章,写的是一个生活体验—相信我们大家都有过这种体验:当我们坐的火车停在火车站时,旁边有其他火车经过,我们就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火车开动了。当我们把目光放到窗外的静止的电线杆时,才意识到原来只是铁轨在震动而我们的火车并没有动。今天谈到审判中心主义,我就有一个疑问,现在我们的铁轨在动,我们放了很多车厢在铁轨上,诸如“审判中心下的检察改革”、“审判中心下的控辩关系”,等等。今天我们又加挂了一个车厢,就是“审判中心与证据法的发展”,这样的车厢挂了好多,但是火车开了吗?  相似文献   
8.
一、新《刑事诉讼法》中涉及鉴定结论的修改对司法实践的影响新《刑事诉讼法》涉及鉴定结论的修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原有法律法规上进一步明确了鉴定人出庭的条件,并且首次规定了鉴定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二是明确规定了控辩双方可以聘请专家辅助人出庭答辩,实现了现有诉讼参与人范围的突破。新《刑  相似文献   
9.
<正>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一案的审理,对人民法院来讲,最大的感受和体会就是公开的魅力是如此之大,推进司法公开,应当坚定不移。最近,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一案的审理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这起案件在审理中的最大亮点就是通过微博全程直播庭审过程,将控辩双方的你攻我守、你来我往全面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许多网友大呼过瘾,许多媒体包括国外媒体纷纷发表评论,认为这起案件的公开审理,充分体现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法治建设的决心和信心。9月22日一审公开宣判后,这起案件将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这起案件  相似文献   
10.
1月16日,北京市朝阳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单位北京口碑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被告人杨飞、李金福、杨雪萍非法经营一案。公诉机关指控,被告单位北京口碑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自2012年至2013年间,多次通过信息网络提供有偿删除信息服务,经营数额共计人民币218 200元。在此过程中,被告人杨飞、李金福负责公司的经营,二人共同商议、决策后指派公司员工从事上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