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37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358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95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肖智川 《政法学刊》2005,22(2):117-121
刑法学体系结构庞大,刑法学课程可根据该体系的重点难点以及培养目标、实际需要等因素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在专科、本科兼招的高等学校,既有必要安排好大专层次各专业的刑法学课程,又应该考虑好本科层次各专业刑法学课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2.
彭凤莲 《政法论丛》2006,11(5):31-36
刑法与刑法学,刑法学与公法学、统一公法学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从数学中的集合概念来看,狭义的刑法学是统一公法学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即狭义刑法学被统一公法学所包含,狭义刑法学是统一公法学的子集。但若以广义刑法学立论,则广义刑法学与统一公法学之间是一种交叉关系,重合的部分即是狭义刑法学,此乃统一公法学与广义刑法学两个集合的交集。  相似文献   
3.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2001年年会,于2001年10月15日至19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法官学院举行。在本次年会上,同时进行了学会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赵秉志教授当选为会长。我省代表刘鹏当选为理事。现将会议研讨的主要观点摘要综述如下: 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刑事法治建设 这次会议上有不少学者就中国共产党对刑事法治建设的领导,毛泽东、邓小平、董必武、江泽民等同志的刑法思想进行了探讨,限于篇幅,不作展开归纳。 二、当前社会治安整顿治理中的刑法问题 (一)关于“严打”…  相似文献   
4.
袁力 《公安学刊》2002,(4):57-60
原因自由行为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一个重要刑法理论。它一般指行为人由于故意或过失 ,使自己陷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 ,并在此状态下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我国的刑法学对此尚未涉及 ,但现实中是存在的。文章对原因自由行为的主体范围、犯罪类型及罪过形式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并论证了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  相似文献   
5.
《刑法的基本立场》以旧派与新派之争作为理论展开的主线,围绕着新旧之争的基本理论立场的不同,具体在犯罪论、构成要件论、违法性论、未遂论、共犯论、刑罚论中分别予以展开介绍其对立观点及实质,并阐释了自己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快速发展。但关于慈善事业的概念长期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定义。科学界定慈善事业概念,对于当前慈善事业法起草工作和慈善事业深入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英美历史上慈善事业概念的缘起、发展进行考察,探讨英美的经验对我国界定现代慈善事业概念的启示。一、英美慈善概念的缘起与发展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慈善事业的国家之一。英国的慈善传统源于古代基督教文化。根据基督教教义,慈善是基督教神  相似文献   
7.
8.
被害人问题的研究一直以来在犯罪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形成了犯罪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即被害人学。但在刑法学中的被害人问题研究却少之又少,不利于我国刑罚理论体系的完善。本文对从刑法学角度对被害人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被害人对于欺骗行为不法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实务尚未意识到被害人可能影响欺骗行为的不法。被害人教义学的核心原则是指被害人保护可能性和需保护性原则。刑法的解释与适用必须贯彻"法益保护的必要性与适当性"这一总的指导方针。在诈骗罪的场合,被害人对行为人诈称事项已产生具体怀疑时,仍然投机性地处分自己的财产,就不应当让行为人为最后的财产损失负担犯罪既遂的责任。被害人的谨慎义务落实在被害人教义学原理上,即为对被害人的自我保护可能性和需保护性的评价和判断。  相似文献   
10.
一曾有一位武大校友这样描绘武大校园之美:"每年一至二月校园各处的白玉兰满树银装。三月樱花大道洁白如雪;坡地上、挡土墙边伏地状生长的迎春,连翘开出串串黄花,拉开了春天的序幕。四月至五月间,运动场旁,湖边道上,桃花盛开;中心花园蔷薇科、木兰科植物群芳争艳,给校园的春天带来生机。六月至九月,高大的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