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83篇
中国政治   86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读张爱玲     
品读张爱玲。让人最为她叹惜的便是她的情感遭遇。 张爱玲曾说过“出名要趁早”,她果然年纪轻轻就走红了,不知这是她的大幸还是不幸。她的走红使一位风度翩翩的男子慕名专程拜访了她,他就是当时汪伪政府的高官、《中华日报》的主笔胡兰成。性情孤僻的张爱玲让他吃了闭门羹,但她次日又礼貌地回访了当时大名鼎鼎的他。有人说他们的相遇成就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我却觉得那是一场不幸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就其范式而言,大致有三种类型.早期由林传甲、黄摩西、谢无量等所撰写的中国文学史,相互之间虽然差异甚多,但相同点是明显的,都将学术史视为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1920年代以降,中国文学研究加快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进程,其显著特点是,以诗、文、小说、戏曲作为文学所特有的样式,文学史不仅以这四种文体作为主要叙述对象,而且在叙述中贯彻了"一代有一代之所胜"的思路,即格外突出《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进入90年代后,第三种范型开始出现,一批学者不约而同地追求中西会通的境界,即一方面合理地引入某些西方概念,以激活中国的学术传统,另一方面又充分注意中国文学中某些特殊的现象、范畴,力求给予同情之了解.文学编年史就是在这种学术背景下兴盛起来的.陈平原、陈文新、刘勇强、赵伯陶等学者长期从事中国文学史研究,在中国文学史的编写方面积累了若干心得,这组笔谈表达了他们对部分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蔡贵华 《民主》2005,(1):35-36
我最早接触到的民进前辈的名字是郑振铎。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事情,记得那时我还在上小学高年级。一天,我的祖父手持一本书,他指着书里屈原、司马迁、李白等的人像,给我讲述他们的事迹,还讲书中插图里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孙灿金 《党史文汇》2012,(12):57-59
1936年,上海文学期刊曾经出现过一个暂时繁荣的景象。其中不少著名的文学期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迄今还在人们的记忆中留有印象,如靳以主编的《文季月刊》、孟十还主编的《作家》、黄源主编的《译文》及黎烈文主编的《中流》等等。但是,到了1936年底,不少进步期刊相继被国民党当局查禁,文坛又变得冷清了,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文艺界。  相似文献   
5.
曹禺先生是闻名遐迩的戏剧大师,杰出的戏剧教育家,东方的"莎士比亚"。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曹禺先生与郭沫若、鲁迅、茅盾、巴金、老舍、冰心并称"北斗七星"。潜江是曹禺先生的故里,近年来,潜江明确提出了打造"曹禺文化品牌,建设中国戏剧之都"的目标,努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软实力,并逐步推动曹禺文化实现由文化名人向名人文化、由名人文化向文化产业发展的转变。一、基本成效一是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近年来,潜江先后投入20多亿建成了曹禺戏楼、  相似文献   
6.
工作:精心一不倦。工作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基,稳定收入之源,也将耗费我们的大部分有效时间。在本职工作上最容易获得成功,因为我们在本职工作上不遗余力、殚精竭虑是最天经地义、名正言顺的。所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我们将为此获得最大的支持与褒奖。不管我们有什么奇才异能、天赋异禀,如果在本职工作上懒懒散散、庸庸碌碌、浑浑噩噩,而期望靠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获取成功,那无异于缘木求鱼、升山采珠,即使偶能成功,那也是极小概率事件,不可复制,就像表演蒙眼飞刀、刀切活人的魔术一样,需要打出“高危动作,切勿模仿”的大字告示。丘吉尔写得一手锦绣文章,“气含风雨之润,笔吐星汉之华”,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是在世界文学史上很难说占有一席之地,在英国也没有跻身莎士比亚、狄更斯、拜伦、毛姆、济慈、雪莱、勃朗特、艾略特之列,刻薄点说,他的小说“短见浅识的藏书家还不知道收买”。  相似文献   
7.
宋玉在古代常与屈原并称为"屈宋",但在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史著中并没有取得相应的书写地位,大多数断代或通史类的文学史都是在屈原或楚辞的专章内附论宋玉。这种现象的形成,既受制于文学史家"宋不如屈"的主观认识,更与今传宋玉赋的真实性长期受到怀疑相关。自上世纪后期"唐勒赋"残简发现之后,宋玉赋的真伪得到重新审视,诸如赵明、蔡靖泉、方铭所编文学史著,皆以专章详论宋玉开创赋体之功并充分肯定其文学史地位。从而不仅开始改变轻视宋玉的学术偏见,也对当时及此后文学史著的宋玉书写及其科学评价产生积极影响;当然,所留下的问题也仍然值得继续探讨和深入。  相似文献   
8.
原来我什么都不知道。在木心面前,我若一个失学孩童。北方初春,寒冷依旧,时近清明,窗外飘着雨夹雪。于春寒中,翻开木心的一段文字,记起一句话:冷是精神,寒冷是一种精神。在我心中,木心先生具有寒冷的精神。但他的文字,带来的是另一种感觉。在1989年到1994年连续五年间,陈丹青等十几位旅美华人学子,或在纽约的寓所围坐在木心面前,或跟随木心在黄昏时散步,聆听木心讲解文学史。陈丹青写道,木心刚刚教他们的时候,很惊讶:"原来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啊!"2012年底,为纪念木心逝世一周年,依据陈丹青厚厚的五本听课笔记,木心讲课的内容得以形成《文学回忆录》出版。  相似文献   
9.
"公爵同志"米尔斯基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和苏联文学界、知识界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充满突转的生活经历和坚忍不拔的文学活动构成文坛的一段传奇,甚或那一代俄国知识分子之命运的缩影和象征。他用英文撰写的《俄国文学史》被纳博科夫称为"用包括俄语在内的所有语言写就的最好一部俄国文学史",所谓"米尔斯基文学史"因其"折中主义"的文学史观、主客观统一的批评手法和极富个性的话语风格而独树一帜,被视为西方俄国文学研究的奠基之作,长期被欧美高校斯拉夫系用作俄国文学史教材,其影响历久不衰。  相似文献   
10.
三湘 《政府法制》2012,(14):39-39
唐代诗人白居易,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白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朝鲜、日本。此外,自居易还是一个为政清廉的官员。他在初任杭州刺史期间,政平讼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