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日本见闻     
半个多世纪前的一个静静的夜里,一个人写下了这样的诗行:"浓眉黑须现眼前,寂寞今夜更怀念。"这个人是日本的女歌人山本初枝,她所怀念的人是中国作家鲁迅。山本初枝是在1932年1月28日发生的那场悲惨的事变之后离开上海回日本。行前,鲁迅曾经写了这样素朴却深情款款的诗送别她:"战云暂敛残春在,重炮清歌两寂然。我亦无诗送归棹,但从心底祝平安。"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法学研究方法可以说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其方法论主要是概念逻辑的方法,二是其视角限于就法律论法律的视角。关于前者我们传承着法学教科书告诉我们的一系列概念,把弄懂它们当成是进行法学研究的不二之门;谈及后者,虽然也有人试图从文学、历史、人文、地理中发现法律问题,但是总觉得不是一种严格意义的学术研究,所得成果仅是只言片语,不具有理论的深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文学形成流变性的特点。所谓流变性,一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每天都有新的作品出现,这需要研究者不断追踪;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在不断变化,对以往作品的评价也在不断变化当中。这就给文学史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带来困难,形成形态各异、水平参差的种种教材。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文学思潮成为主要文学思想和创作潮流,本文从汇聚成思潮的重要支流中选取民族文艺运动、民族形式大讨论、战国策派民族文学运动进行考察,指出民族文学思潮提倡文学采取民族形式,表达民族意识,充分发挥了文学作为思想武器在凝聚民族力量抗击外侮上的作用,有极高的思想史、文学史价值,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也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5.
陈鹏 《瞭望》2008,(22)
一场由衷而自发的民间文学运动是这场爱心接力的最好表达,也是中国之爱的最强悍的在场 哀哉!岷江作泪,珠峰低垂,哀我同胞之命蹇兮,恨无常之昏聩……、再大的困难,我们有信心!为了祖国母亲,我们个个有责任!……5·12,汶川,一个将被永远定格的日子,一个将被永远定格的地点。但在汶川之外,每天都有数不清的诗歌、散文被创造,沉甸甸的方块汉字试图构筑一座坚实的丰碑,以铭记那个时日、挽  相似文献   
6.
中国抗战文艺思潮与马华的文艺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的马华文学,指马华文艺界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蓬勃兴起的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性文学,时间的迄止为1937—1945年,主要的活动期在1942新马沦陷前。它是迄今为止马华文学发展史上最繁盛的时期。这时期,马华文坛的空前繁荣是令人兴奋的,在文学上,无论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发生于赣中南地区这一特殊时空领域的文学活动,具有强烈的时代风貌和丰富的地域色彩。本文力图把握其发生,发展和衰退的演化过程,揭示和分析这一演化的内在规律,从而为其在中国抗战文学史、江西现代文学史乃至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定位找到了确切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8.
苏力 《比较法研究》2002,(2):109-114
一、 1973年,波斯纳在小布朗公司出版了一本教科书,<法律的经济学分析>,标志着法律经济学运动的正式起步.也在这一年,也在就在同一个出版社,一位年龄与波斯纳几乎相同、并很快成为波斯纳同事的法学教授,詹姆斯·伯艾德·怀特,也出版了一本教科书--几乎同样引人注目--<法律的想像>,标志着法律与文学运动的正式起步.[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