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法律   2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 一、刑事证据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充分有力的证据是控方使法庭消除所有合理的疑虑,否则控诉的罪名便无法成立。换句话说,法庭对控方的证据有疑虑,则对被告有利。例如,某人在银行被抢劫的现场,被搜出刀等凶器,则其嫌疑是很大的,但如果他被以抢劫罪受到控告,则法庭很可能认为他不过是过路人,刚巧路过现场,可能是清白的。再如,如果某甲在证人席上作证,证明他亲眼看见被告人行劫,但另一个证人证明被告当时不在场。在这种情况下法庭不  相似文献   
2.
“文选学”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 ,其内涵应指萧选本文及后世的注解、研究以及对注解的研究。这一概念最早在曹宪时代提出 ,而李善注本的出现标志着其基本内涵的确定。梁章钜《文选旁证》不专主一家 ,旁搜广证 ,兼容并蓄 ,且有通达识见 ,引用书籍达一千三百余种 ,极为广博 ,集选学精华为一体 ,为选学“集大成”之作 ,既重版本校勘、注解的考证 ,也不忽视对萧选本文的读解、文章意旨的融会贯通 ,实乃读解萧选、上窥李善等诸家注精深义蕴之航梯也  相似文献   
3.
裴苍龄 《法商研究》2012,(5):103-109
所谓"污点证人"指的是同案被告人。将这样的人看作证人,在我国是混淆了证人与当事人之间的界限,在英美法系国家则是混淆了旁证人与亲证人之间的界限。因此,学者们所说的"污点证人"根本就不存在。通过作证豁免这种诱供式的"作证"方式,实体中的一案变为程序上的两案或多案,实体中的犯罪侵害人变为程序上的证人,这实质上是程序上的造假,而一切造假行为都是违法的。据此,我们应该确立程序不能改变实体的原则,坚决摈弃所谓"污点证人"作证豁免的制度尝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