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78篇
中国共产党   324篇
中国政治   287篇
政治理论   53篇
综合类   7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发展问题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十分重视发展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也不是日常生活的普通用语,它所表达的是一个凝聚历史经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体现在各个领域。在立法中树立创新观念,坚持创新精神,对于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积极和重要的促进作用。一、立法坚持创新精神,为国家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我国的立法一是依据实际情况,二是依据宪法。从总的来说,立法是将成熟了的实践或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党和国家的政策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制定为法律。但有很多时候,尤其是为了引导社会转型和达到变革的目标,需要不断地创制新的法律,以保障国家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 立法坚持创新精神,首先,要遵循实践是立法的母亲的原则,根据我国社…  相似文献   
3.
“(在/当) P 时/时候,Q”句式是用已知事件发生的时间为参照来标示另一事件发生的时间。由于全句表述出发点不同,表述核心自然也有差别。“时候句”由于参照时段与参照时点的不同,句式获得了不同的语句功能,表达出不同的语义。不同表述功能下的句式在语法上存在着种种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是司法鉴定中的鉴定类型之一,是适应道路交通事故中调查取证需要而产生的。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车辆技术、各种痕迹及其它相关内容的鉴定,是一种与法医学、力学、汽车工程学、痕迹物证学等学科息息相关的综合性鉴定。谁是驾车人的鉴定是运用痕迹学、法医学等鉴定的相关技术,针对一辆车在事故发生时存在多名当事人的情况作出的分析和判定。  相似文献   
5.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楠 《传承》2006,(1):25-26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进入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日趋严重的知识产权垄断,不断增强的能源资源的约束,对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构成严峻的挑战。我们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发展的战略,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突出的竞争优势。它们在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拨乱反正和发展经济的两大任务,邓小平以杰出政治家的气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维方式,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个著名论断。这两个论断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与发展,2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快速进步,都与这两个论断紧密相连。首先,当时中国百废待兴,因此“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基础,其次,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如何发展?走什么道路,用什么方法?拼人力、拼资源,还是依靠科技,邓小平从唯物史观的高度作了正确选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孙敏强 《理论文萃》2007,(4):63-64,48
我出生于正月末,三月中,幸逢冬去春来,梅柳精彩的时节。这真是我的造化,一来到世间,就赶上了一个百花盛开的季节!是花都要自由开放的,即使它终将归于泥土。我和这世上的许多人一样,像烂漫的山花,默默地灿烂着,在开着花的这个时候。  相似文献   
8.
<正>几十年来,国人坚信"发展才是硬道理",埋头苦干。官员追求更高的官阶,以为是发展。国家以大项目、大举措为偏好,全民以财富追逐为目标。"发展"已成国人生活的唯一目标,但我们幸福吗?衡量人生是否幸福,当有许多指标,但一个不变  相似文献   
9.
唐春元 《党史博采》2007,(11):12-17
1893年出生在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的毛泽东,小时候的生活同其他农民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两样。"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这是毛泽东1959年回韶山时写的诗句。故乡韶山,是他生命的起点,有他先辈的坟墓和传统,使他学到了至死仍保留着的方言和生活习惯:爱吃辣椒、红烧肉,爱用牙粉刷牙,爱穿长筒棉纱袜等等。这些生活习惯永远留在了他的身上,烙在了他的心里,无论他到哪里,甚至后来成为影响中国和世界的巨人,都无法抹掉韶山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迹。  相似文献   
10.
被著名作家魏巍称为“小老虎”的战斗英雄张立春,在街头修鞋30多载无怨无悔,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