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4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勇 《传承》2009,(17):34-35
1923年,陶行知致力于平民及乡村教育。他脱下西装,换上布衣草鞋,住到牛棚里。他觉得,只有这样,才可以了解自己的祖国,进而找到真正贴近中国"国情"的教育道路。然而,四万万同胞中,百分之八十五生活在贫困的农村,七千多万儿童失学。可想而知,任务有多艰巨。于是,陶行知想到了"师范教育",他打算培养一大批和他理想一样、思路一样的教师,来和他一起承担改造"国情"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徐铁猊 《政府法制》2009,(7X):62-62
<正>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办晓庄师范时,还设立了一个校图书馆,他给图书馆起了个独特的名字:书呆子莫来馆。  相似文献   
3.
1927年3月,陶行知创办了晓庄师范之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的前夕,他曾写信给全体同志说:“上海杀机四伏,倘使外国炮火把我顺便轰炸死了,这封信就算作我的遗嘱。”  相似文献   
4.
《当代贵州》2012,(4):59
袁咨桐(1914-1930),又名袁庆吾、袁荣先,贵州赤水人。1924年入教育家黄齐生创办的达德学校就读,深受黄齐生爱国爱民思想的影响。1927年,随黄齐生到四川避难,后辗转到南京,入读晓庄师范小学部,并在此期间加入共青团,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还创作剧本《玫瑰花》,向人们控诉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平等。  相似文献   
5.
乐朋 《政府法制》2009,(10):38-38
1940年夏天,教育家陶行知的儿子陶晓光要去成都一家无线电修造厂就业,需要学历证明书,即文凭。陶晓光上过学,却没有正规的学历文凭,就瞒着父亲,让育才学校副校长马侣贤开具证明.称自己是晓庄师范的毕业生。在重庆的陶行知知道后,立即拍电报去成都将假证明索回,并开了一张真实的证明寄去。同时,他还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  相似文献   
6.
1927年3月,陶行知创办了晓庄师范之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的前夕,他曾写信给全体同志说:上海杀机四伏,倘使外国炮火把我顺便轰炸死了,这封信就算作我的遗嘱。信中勉  相似文献   
7.
孟红 《党史纵横》2016,(4):15-19
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祖籍浙江绍兴,1891年生于徽州歙县西乡黄潭源村一个贫寒的教师之家。他由最初一个为中国劳苦大众的教育事业奔走呐喊而倡导教育救国的爱国知识分子、改良主义者,到矢志不渝、不屈不挠和热忱无私追随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战士、党外布尔什维克,他的这种巨大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党对他的教育、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对他的关怀、帮助及其深深影响。陶行知和周恩来  相似文献   
8.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已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晓庄人"始终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感应着时代发展的脉搏,坚持不懈地在中等师范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急流勇进。省七届政协委员、晓庄师范校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伦元便是这批弄潮儿中的杰出一员。一走进晓师校园,我就被那清新隽永、幽然儒雅的文化氛围和充满活力的时代气息所感染,崭新的教学、体育、生活、艺术、培训和住宅六大功能区,鲜明独特而又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9.
张可 《春秋》2014,(4):24-26
正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发起《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倡导"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在教育救国的旗帜下拉开了演绎"知行合一"的序幕。一批有志报国的青年坚持不懈地开始了践行"知行合一"的探索之路。张耀南就是其中一员。今年是张耀南去世40周年,谨以此文寄托我们的情思。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坚强不屈的民主战士,群众喜爱的大众诗人。他一生写下100多首诗,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诗,有的是讴歌民主的,有的是鞭挞黑暗的,有的是反对内战的,有的是抒写爱情的,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最大的特点是口语化、大众化,人称"大众诗"。今天,我们读起他的诗,既可以陶冶品德,又可以增长知识,从中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