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消息听起来不错,你想,面对现在越来越复杂的治安形势,越来越暴力化的犯罪,越来越多的公安民警在执行公务时被犯罪分子袭击……持枪巡逻的特警该是怎样一个强大的震慑力!可笔者有一种担心:万一特警们的枪被犯罪分子抢了,或是不慎丢了,或是特警手中枪支的子弹射中了无辜的百姓……该怎么办?如果没有相应的办法和措施,也就难免这一有着善意出发点的做法受到人们的争议了。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以来,台湾政局出现重大积极变化,执政八年的民进党遭受重创,沦为在野党,丧失了将各种台独”主张落实为政策的能力。但“台独”势力并未因此而有所收敛,以暴力化、隐性化、合流化和国际化为特征的台独”活动继续以各种形式破坏两岸的和平与发展,阻挠祖国的和平统一进程,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警惕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犯罪是严竣的社会问题,且逐渐呈现出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趋势。对青少年犯的社区矫正工作要针对他们的生理、心理、行为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青少年犯教育矫正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从1997年起出现反弹,开始逐年攀升。未成年人犯罪近些年来日益呈现出暴力化、团伙化的趋势,犯罪类型集中为抢劫、强奸占75.7%。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何关注好未成年人的未来?我们或许可以从钦州市钦南区公检法司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探索形成的"钦南模式"中找到答案。一个堪忧的社会问题去年7月,备受社会关注的"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一体化全国交流会"在北部湾畔的钦州市召开。会上,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有关负责人的一番话,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而且一些犯罪呈现出暴力化、低龄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突出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向低龄化转化。依据资料显示,90年代与70年代相比,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提前了2~3岁,尤其是现在流浪街头抢劫、盗窃、打架斗殴者最低年龄只有10~12岁,甚至更小;二是团伙化。团伙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又一突出特点;三是暴力化。青少年暴力化犯罪迅猛蔓延,而且不择手段、不拘对象,突显出狠毒、残忍、凶暴的特点。为何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件不断升级.且对社会产生如此大的危害呢?对其根源及预防作以下剖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晚报都市报的崛起,社会新闻几乎成为这些报纸的生命线,各报社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捕捉社会新闻线索,搞好社会新闻报道。但是在目前的报纸社会新闻报道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杂音"和"乱调",让人总觉得不舒服。以下,本文就近些年来出现在报纸的社会新闻报道作一分析,以求指出其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8.
导言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并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从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看,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以下态势:在人数上和占犯罪总人数的比例上呈上升趋势;犯罪类型明显增加,暴力化倾向加剧,严重犯罪日益突出,而且犯罪手段向成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低领化趋势明显,而且相当一部分未成年犯罪者在此犯罪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2007年11月4日下午,南昌市繁华商业地带的天虹商场发生一起血案,50余名统一戴着白手套的彪形大汉手持砍刀、弹簧刀、消防斧等利器,冲到商场二楼。见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就砍,最后造成1死14伤。命案发生后,几十名行凶者陆续撤离,最后走出的人拿斧头用力打碎了门口的大玻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189个群体性案例的统计分析发现:群体性事件中的组织程度与其暴力程度高度相关,但呈负相关。也就是说,群体性事件中的组织程度与其暴力程度之间是反比关系,暴力化的群体性事件更容易发生在低组织程度状态下。实际上,有组织的表达活动更容易强化行动风险、责任及其坐实的认知与评估机制,这有助于集体行动的自我约束。如果被抗议者和政府能够理性回应民众的抗议行动,民众有组织的表达和抗议活动就更趋于和平、理性和有序。就此而言,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在于民众的组织化而非碎片化。因此,应当深入反思和科学评估新时代民众集体行动组织化与其暴力性的关系,调整相关法律和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