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子今天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知道你在那边十分辛苦,不仅要处理繁忙的公务,还要熬过高原反应的痛苦,这些增加了我对你的思念。我每天都想给你打电话,听听你的声音,但时常因为课业负担而放弃了。我能做的,只有让自己好好表现,才能使你放心,让你高兴。儿子的信,让我既感动又欣慰,感动的是儿子的孝心,欣慰的是儿子的进步。同时,这封信也把我拉回到三个月前——2014年9月18日,我背上行囊,随援宁工作队赴宁夏,履新挂职两年。离  相似文献   
2.
张孝萍 《友声》2014,(4):37-38
<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小时候因为战争而被遗弃在异国他乡,却被善良的中国人民养大;他们是如假包换的日本人,却说着一口地道的东北话;他们回到自己的祖国生活,却时刻都记挂着那个中国的家……他们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日本遗孤。日本遗孤,这个名词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可他们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群?到底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又到底有着怎么离奇的人生和故事?可能大多数人都并不了解。直到2009年11月,一个叫做"日本遗孤感谢中国人民养育之恩"的代表  相似文献   
3.
正在很多人眼中,美国是个只要努力奋斗,就能出人头地的地方。确实,清教徒工作伦理,世界各地人才的汇聚……种种内外因素曾经造就"美国梦"大熔炉。但憧憬是美好的,现实却仍旧骨感。今年伊始,尽管美国10个州都调高最低工资标准至每小时10美元左右,可对于那些挣扎在贫困线边缘的低收入者来说,一间狭小公寓都遥不可及,昔日经济大萧条时的"帐篷城"甚至开始在美国重现。  相似文献   
4.
何映宇 《新民周刊》2012,(21):68-69
两千多年后,面对这尊被贴上无数金箔的孔子像,要直视最底层的容颜,谈何容易。但至少,少一些盲目的崇拜,多一些钱宁、马原、李零那样用自己的眼睛来看待孔子的努力,都值得肯定。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是这半部《论语》,你是否真的能明了其真义?  相似文献   
5.
石破 《南风窗》2013,(13):9-9
陈水总一把火,烧死了46名无辜的公交乘客,自己也葬身火海。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使他对这些陌生人下此毒手?答案是:没有仇恨。虽然他的袭击目标是公交车上的全体乘客,但要报复的是社会不公,那80多名死伤乘客只是他随机选择的牺牲品。无论陈水总有多少值得同情的理由,他都要受到最严厉的谴责。而除了谴责,我们还必须思考更多。2009年6月5日发生在四川成都的公交车纵火事件、2010年全国多地连续发生的校园、幼儿园砍杀案,以及6月7日厦门BRT快速公交大火爆炸案,都是应引起全社会重视的个人恐怖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6.
几又 《江淮法治》2014,(18):62-62
正本书是骆以军《壹周刊》专栏文章的选编结集,文章所描绘的城市浮世绘既有宝岛街头,也有紫禁城的皇城根下,许多还隐去了这样的明确地点,而是让位于一个个并非相识相知的路人甲、路人乙、路人丙等陌生而又普通的面孔,于是人名常常被以简单大写英文字母草草替代。有的故事也并非亲身经历,而是"道听途说"后的拾遗,但这并不掩这些故事的亲和感还有哲理性。如同其它类似写作,本书的许多文章首先来自骆以军的亲身经历。比如为了抗击台北炎炎夏日,家住顶楼的他先是试图靠养些花草"削弱"毒辣的阳光,  相似文献   
7.
在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1951年,抗美援朝战场上,原空军二师一名飞行副大队长壮烈牺牲,与初恋情人阴阳两隔。时隔55年,73岁老人北上千里为烈士扫墓,找到了他的家人,了却当年许下的心愿。在上海,记者采访了故事的女主人公朱锦翔。  相似文献   
8.
新视点     
《工友》2014,(1):6-7
正群众路线辞典里就不该有"围墙"和"门卫"2013年12月5日早晨,在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委、县政府综合办公楼,记者看到一个背着背篓的男人和一个戴着花头巾的妇女,走进办公楼一楼,直接进了电梯,没人盘问或让他们出示证件。在绥江县,全县所有党政机关都没有围墙,人们到机关办事不会被询问,也不需要登记就可以走进包括县委书记在内的任何一名干部的办公室。(1月5日《中国青年报》)点评:实际上这本来就不该成为新闻。在我们每一  相似文献   
9.
30年前,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祖国……记得踏上舷机的那一刻,心中对背后的祖国、土地和亲人充满着无限的不舍……我出生在一个有书香背景的"地主"兼"银行资本"家庭。但早年,祖父是一个贫穷的私塾老师,壮年丧妻后一直鳏居,独自一人以"五斗米"之微薄收入,含辛茹苦地养育着一双儿子。伯父和父亲自幼深知祖父的艰辛,在他们还处  相似文献   
10.
寓言二则     
向德荣 《工友》2016,(4):57
底层的树枝与树叶一棵大树最底层的主树枝分枝上长出了嫩绿叶,嫩绿叶问树枝妈妈:"我们上面有很多主树枝和分树枝,有许许多多的树叶,把我们的光线都挡住了。我们怎么生长啊?""孩子们,你们看看我,我不是长得很粗壮嘛!你们再看看我们这树枝的树叶哥哥姐姐,不是照样长得嫩绿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