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法律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解读英国早期机能主义心理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沃德是英国最早的机能心理学家,他坚持心理的主动性和统一性,强调心理的活动和机能,确定了英国早期心理学的机能主义方向。他的学生斯托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心理意动说和麦独孤提出的策动心理学都是属于机能心理学的范畴。英国早期机能心理学 德国意动心理学对英国心理学影响的产物,也是欧洲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兴起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刑法刑事政策化之思想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刑事政策化是指在刑事立法、司法以及刑法学研究过程中必须考量刑事政策因素之影响,并将其作为现行刑法的价值导向、评价标准和目标指引。刑法刑事政策化在世界各国刑事立法和司法领域日渐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刑法刑事政策化思想背后有其重要的犯罪学和刑法学的理论基础。刑法刑事政策化的理论根据主要包括犯罪相对论、刑罚有限论、刑法机能主义及谦抑主义。  相似文献   
3.
德日机能主义刑法学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甚巨,但并未形成统一的体系。罗克辛教授主张的刑事政策的机能主义刑法学、雅科布斯教授构建的以规范论为基础的机能主义刑法学以及平野龙一教授提出的可视性的机能主义刑法学,在建构路径、刑法目的、犯罪本质、构成要件、责任本质、刑罚目的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立足机能主义刑法的视角,我国应注意回应性刑法及其限度、刑法的去工 具化与刑事政策的刑法化、罪刑法定原则与法益保护机能的调和三方面的问题。在具体问题上,建议调整当前立法的情绪化和司法的犯罪化倾向。应当看到即使在德日国内也不乏对机能主义刑法学的质疑,那种认为其可能存在强化社会控制和弱化人权保障风险的观点也日益变得有力,故应谨慎借鉴。  相似文献   
4.
《政法学刊》2020,(1):50-56
机能主义刑法观作为以目的理性的刑罚论为基础的学说,在指导立法和立法评判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研究视角。刑法的机能在于对辅助性法益的保护,刑事立法活动应当以此为限度;同时,机能主义刑法学还要求建立目标导向的刑法评价体系,通过对"主观上的目的设定性"和"客观上的功效呈现性"的考察,实现立法效益的评估;从体系性角度看,刑罚制度的改革还应当实现结构体系的协调和内在逻辑的自洽。以此为展开,中国的刑罚改革内容尚有进一步反思的余地和必要。  相似文献   
5.
美国心理学会(APA)自1892年成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美国最权威的心理学术组织,在推动心理学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霍尔与詹姆斯是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也是APA的创始人,都曾两次担任APA主席,我们崇敬他们的才能、贡献和威望.客观评价他们的局限性,以此来管窥机能主义心理学在美国心理学发展舞台上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对于过失犯主客观要件的争论存在两个面向上的混淆。就评价标准而言,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之间并非互斥关系,而是具有层次的逻辑关系;就行为构造而言,过失的本质不是客观的外在行为,而是主观上违背义务的无认识状态。仅凭客观构成要件不足以承担规范评价的任务,若通过客观归责提前排除过失犯的成立将会产生不合理的结论。规范归责应容纳主观要素,过失的认定是事实要素与规范要素的结合。当行为人认识到了足以证明某一危险的事实情状,本来能够通过履行规范所期待的内在注意义务从而保持避免构成要件实现的能力,但却违背了这一期待,使自己没有能力避免构成要件的实现,因而成立过失。行为人的认知是注意义务的事实基础,注意义务则是过失认定的规范核心,过失归责应以危险制造为检验重心。  相似文献   
7.
法国早期的心理学受德国的影响相对较小,主要是从本国的心理病理学或变态心理学入手,以机能心理学为取向,从而成为广义的欧洲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一部分。当时的三位主要机能心理学家里博、沙可和比纳,都以研究心理疾病和病态行为而闻名。法国早期机能主义心理学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就,也存在一些思想属限,同时也在世界心理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