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3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志强 《理论月刊》2012,(4):41-43,51
作为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的道德理论明显地表现出实用特征,这些特征具体地可以概括为:他既注重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动,也注重个体所作出的实际行动的效果;他强调作为情境意义的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工具性质,这实现了伦理学方法论意义的变革;他还认为道德目的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个体自身在道德上的发展和生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五四爱国运动前夕,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作为新知识界的嘉宾被隆重邀请到中国,开始了影响深远的两年访华之行。杜威所宣传的实用主义学说,因内容精深、适合所需、易于接受而成为流行于五四时期思想文化界的一股热潮。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作为负责邀请的三大教育机构之一,因郭秉文、陶行知等学人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与杜威的师承关系,他们参与邀请、广为宣传、积极筹资、译述陪伴,可谓出力颇多,使杜威的访华之行卓有成效。反之,杜威以南京高师为南方重要活动基地,通过参观考察、讲演问答、系统授课等方式为南京高师成为东南学术重镇添砖助力;如从长远来看,更是深度传播了实用主义,广泛联系了欧美学者,有效推进了国际交流,为南京高师以至东南大学成为最具规模的现代化大学贡献频多。  相似文献   
3.
杜威的"教育生长论"是其理论体系的基石.文章从生长的涵义、特性与条件切入,剖析其"教育生长论",认为它主要涵盖了社会民主和儿童本能生长两个方面,而基于民主观念的民主主义教育则旨在促进儿童的本能生长.为了实现此目的,杜威从生长的条件、途径与理想状态三个方面提出了他变革教育的主张.结合我国的教育现实,可以发现"教育生长论"对我们当前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课程改革不无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对电视文化的批判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的出现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上个世纪40年代末美国国内电视的出现以及50年代初电视的普及,曾经给旧时的好莱坞电影带去了最沉重的打击.今天,人们逐渐不愿再去电影院而呆在家里,通过电视观看免费的影视剧作、综合节目以及新闻报道.然而,自电视出现的那一天起,人们对电视的褒贬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今天,当电视几乎成为所有家庭中最重要的文化大餐时,重新审视作为文化形式的电视也就不是什么毫无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杜威的价值论充满了人本主义色彩。杜威价值哲学的特点是从存在出发 ,重视效果与过程的统一 ,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在个人与社会这一基本价值问题上 ,杜威在高度重视社会对于人的意义的同时 ,坚持人的最根本的价值 ,坚持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以上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杜威对“人·教育·社会”这一问题的看法。他认为教育对促进民主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解放具有首要意义 ,应通过教育培养的新人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约翰·杜威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教育学家、哲学家、伦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政治活动家.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把实用主义发展到了巅峰,尤其他的<哲学的改造>更是实用主义哲学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7.
庞丹 《理论探讨》2008,(1):53-57
自1994年到2004年间我国学者在对杜威思想的研究中,撰写了大量有关杜威的教育及哲学思想的文章,其中技术哲学、传播哲学、社会哲学三个视角是近几年我国学者选取的新的切入点.从总体数量上看,我国学者有关杜威思想的文章大致呈递增趋势.这是因为,杜威对主客体的一致性的强调,同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比较接近;杜威对行动的重要性的强调,比较接近于中国哲学注重实践的传统;杜威对民主的论述,顺应我国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杜威强调的语言哲学观以及他对自然科学和人文价值的关系的格外重视,也是导致其思想复兴的主要原因;同时,美国实用主义的复兴为杜威思想在我国重新成为热点提供了契机.但我国杜威思想的研究中还存在一定问题:某些领域的研究没有进展和突破,有关杜威思想的学术译著的出版工作仍处于落后状态.因此建议:在基本理论研究方面,要深入原有的有关杜威思想问题的研究,同时,不断拓展新课题的研究,出版更多能够充分反应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对于杜威的著述和相关文献资料而言,可从加强杜威原著的翻译和介绍、以及加强其他人物评价杜威思想著作的翻译和介绍两个层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8.
一、新世纪以来名著改编之争的透视 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名著改编之风一年比一年猛烈,而由此所引起的争议也在逐渐升级.2000年,现代剧作家曹禺三部名剧<雷雨>、<日出>和<原野>被北京人艺搬上舞台,因后两部作品改编幅度较大,剧评界一片哗然.以此为代表,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纷纷跌入"新编"的巨轮,鲁迅的<孔乙己>,老舍的<茶馆>、<骆驼祥子>,巴金的<家>、<春>、<秋>,萧红的<生死场>,张爱玲的<半生缘>、<色·戒>,张恨水的<金粉世家>,等等,动作之整齐划一,令人咋舌.  相似文献   
9.
10.
杜威教育哲学与当代美国服务学习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学习是近年来美国学校一种有突破性的教育革新,其理论主要源自杜威的教育哲学。杜威的一些体验教育理念诸如情境化学习、反思、体验的连续与互动原则、道德成长和公共参与等为服务学习的诞生与成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就这些概念和哲学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对服务学习的健康发展无疑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