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政府非常设机构成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在我国的地方政府体系中,设立非常设机构的现象十分普遍。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非常设机构可以充分整合公共管理资源,成为综合治理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它也是条块结构体制下政府应对复杂社会事务的无奈选择。同时,机构改革不完善、行政协助制度的缺失、部门和官员的利益驱动以及对其管理的失范也导致了这类机构的大量设立。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社会管理的成功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设置合理高效的社会管理机构 由于发达国家大多有较长的自治传统,因而在“中央-地方”和“联邦-州-地方”之间基本不存在严格统属的条块关系,而是在各自的法定职责范围内各司其职。  相似文献   
3.
以晋升为核心的科层激励依托组织的层级设计。中国的政府组织采用的是一种简约的组织架构,但层级简约也会产生晋升阶梯稀缺的激励困境。因此,在制度化的组织架构之外,存在着一种组织层级再生产的力量,用嵌套于正式层级中的隐性层级化解简约层级激励不足的困境。隐性层级的形成依托组织维度的权力运行与个人心理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个体经验一致性叠加的组织现象。大国治理中的党政关系、条块关系、资源差异等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为隐性层级的形成提供组织支持。从激励维度看,隐性层级的有效性源自其具有的即时灵活性激励,它通过改变激励频率与激励范围的方式增加组织的整体激励效能。  相似文献   
4.
"进社区"是中国各级政府回应社会问题社区化与政府职能社区化发展趋势的普遍选择,也形塑出现代社区作为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单元及自治共同体的多重样态。新型社区制背后蕴含多重治理逻辑并存的复杂性。多重逻辑既来源于地方行政治理结构中"条"、"块"等制度生产主体,也来自在转型时期新型政社关系视域下社区的应对策略和自主性发展。其执行的结果是在基层末梢催生出一个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多重功能机械杂糅的"混合治理空间"。本文以浙江省H市近年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与实践为蓝本,微观分析"条"、"块"进社区的治理逻辑、约束条件、行为路径及不同预期、激励和约束下社区的应对策略,并进一步关注在多重逻辑的牵制下社区自主性的表现形态。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当前基层社会治理视域中的中国政社关系和社区混合治理的实现路径进行回应。  相似文献   
5.
工会组织的效益成绩,是工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之一。对工会组织效益结构的层级特点、调控基理、运行模式、技术要点的认识和研究,是工会干部必须重视的课题。工会工作实践中只要抓住纵向效益线末梢尽力下沉、横向诸层面职能尽力发挥等关键环节,则工会的组织效益就一定会得到提升和增值。  相似文献   
6.
社区发展进程中,无论是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还是政党对社区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以及社会力量的成长与发展,都为社区空间的多元共治提供了主体要素.在合作主义视野下,以上海浦东新区潍坊社区的现实发展为蓝本,建构一个以社区自治为基础的,党政融合、条块整合、多元互动的社区共治架构,将有助于推动社区发展的未来治理.  相似文献   
7.
条条与块块关系下的法院院长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 《环球法律评论》2012,34(1):107-125
条块关系是不同于西方学术典范的解释中国现象的中国叙事框架。在中国政治语境中,较之中央地方关系更重要的是条条与块块关系。在地方法院院长产生的问题上,作为块块的上级党委和本级党委与拟任职法院的上级法院之间,对人选各有不同支配关系。在武装夺权年代确立的"块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地方治理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新的政治考量意义。  相似文献   
8.
9.
潘桐  蔡庆悦  闫正宇 《前线》2020,(2):83-85
街道是行政管理的末梢,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职责就是做好服务和管理。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街道遇到了资源不足、条块分割等问题。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党工委在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中,探索实践了《老旧小区物业考评方案》,取得了“让‘休眠者’动起来”“让‘冷主体’热起来”“让‘主导者’亮起来”的成效,取得了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的新效应。  相似文献   
10.
基层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属地化的管理制度容易造成上级部门向基层的推责,基层部门往往面临资源缺位,责大权少的问题.部门间协作网络提供了弥合条块间资源缺位、权责错位的有效路径.通过对协作网络内生性结构与外生性节点属性的剖析发现,协作网络形成了以基层为主轴,条块部门结对的多部门协同网络结构,在协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