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梅光迪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学衡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面对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激烈反对和对西方文明的顶礼膜拜,梅光迪以《学衡》杂志为阵地,以西方新人文主义为武器,对新文化派的激进思想进行了批判,具有一定的纠偏与制衡作用,倡明了其捍卫传统文化的立场.但当时的历史环境决定了学衡派的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以梅光迪为代表的"学衡派"知识分子群体,往往因为他们的"文化保守主义"主张而被斥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逆流",受到学界的冷落。近年来,随着一些重要史料的相继发现,人们对"学衡派"的固有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对其研究也逐渐升温。从外国文学学科发展的角度看,梅光迪的《近世欧美文学趋势》是继周作人《欧洲文学史》后又一论述西方文学发展的力作。该作以鲜明的新人文主义理论视角展示了梅光迪对于外来文学资源的感知与想象。时隔90余年始被发现,其对于外国文学学科发展史研究、外国文学学术史梳理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民主》2014,(1)
<正>关于胡适,最大悬疑就是老先生的博士学位问题。余英时先生认为这是无中生有,是1920年左右梅光迪先生挑起的,由此看来,这应是哥大时先生酝酿文学改良和任叔永、梅光迪等先生论争留下的"隐患"。但不管怎么争论,关于他的学位论文却不可能存疑,那就是《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1983年上海学林出版社印行中文版时译名为《先秦名学史》)。从这个名称,稍加一想,任何人即不难看出,不管我们后来给胡适加多少个头衔,胡适是从中国历史起步的,虽然中国传统文史哲不分,这个"史"还是构成了胡适存在的前提,胡适首先是个"历史学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