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对母亲潘姥姥感情淡薄,多数读者都因此怪罪她,说她“不孝、可杀”,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其中有潘姥姥咎由自取的因素。潘姥姥自私自利,两次卖掉潘金莲,使潘金莲在社会上的地位一直很低贱,命运比较悲惨,这导致潘金莲对母亲“不孝”,母女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2.
谭恩美的<喜福会>描述了4对母女关系.虽然她们彼此之间存在隔阂,但是母亲们先前的经历及处世态度还是对女儿们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过历经最后的融合之后,两代人最终实现了作为女性的自我超越,她们找回了自信、坚强和为自己作主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正>案例1丈母娘不满女婿,拒交女儿工资存单小利的父亲早逝,一直和妈妈相依为命。从读书时的奖学金到工作后的工资、奖金等,妈妈都以小利的名义存进了银行。前年年初,小利带男朋友回家,却遭到妈妈的反对。但小利执意要和男朋友在一起,母女关系开始出现裂痕。去年年初,小利为了筹备婚礼,想取出由妈妈保管的22万余元存款。结果却令她大吃一惊,妈妈竟然在几个月内分批将这  相似文献   
4.
女性打扮处在严肃的学术批判与通俗杂志不断引导并存的状态,显示出诸多的研究不足.本研究以社会化理论为视角,通过个案研究方法,对广州市72例家庭个案进行研究,发现女性打扮意识总体上是一个随着年龄先升高再降低的一个不规则的”∩”曲线,女性打扮意识在怀孕前达到顶峰之后开始下降,这一过程按照成长历程可以分为青春期之前、青春期、青春期之后到怀孕前、怀孕后四个阶段,其打扮的主题分别是漂亮、性感、出众和得体,并因此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与母亲形成引导、冲突、合作和反哺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骨灰谜案     
马进 《农村青年》2007,(11):53-54
2006年5月23日,辽宁省公安厅刑事技术鉴定中心对丹东市宽甸县8年前一起杀人案中受害人的尸骨和其女儿石晶的血液样本进行了DNA鉴定:三者存在父女、母女关系,从而支持了石晶男友罗铭的交代:8年前,是他亲手杀害了两位被害人。而匪夷所思的是,这位离职的X光医生,竟用电话、口信、书信、焚烧猪骨冒充骨灰等一系列的谎言巧妙地蒙骗了女友及其亲属达8年之久!然而,这8年中,梦中的冤魂总在他眼前舞动,良心的折磨迫使他终于交代了这本不为人知的杀人秘密……  相似文献   
6.
论谭恩美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及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在小说中选择中国母亲和女儿的故事作为创作题材并成功地塑了中国母亲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她作为华裔作家的中国情结和中国化意识使然。在其小说中,母亲是中国化传统的载体,是历史与记忆的中介,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中国化传统通过母亲得以延伸,历史和记忆通过母亲得以重建。谭恩美的小说之所以在主题和艺术上具有特的魅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小说中母亲形象的感染力以及母女关系所折射出的深邃的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一、命案资料 2004年×月×日,武汉市×区居民楼内发生一起凶杀案,死者罗××(女,80岁)和黄××(女,60岁)系母女关系.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女儿经验”沉淀在女性作家的生命感受里,无论母亲在场或缺席,对母爱的眷恋与向往是相同的。但成长的躁动与“第二性”的反抗,使得女儿又要千方百计地脱离那个孕育她的母体,试图分娩一个新的自我。女性儿童小说作家以“女儿的经验”和母性的悲悯对母女关系投去了关注的目光与冷静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2016年5月13日,在法庭上,女儿李楠紧握母亲张芬的手.看着曾经在商场叱咤风云的母亲如今已神志不清,李楠心中不免凄凉.宣告母亲的婚姻无效,是作为女儿的李楠第一次替母亲作出抉择. 形同陌路的母女 李楠出生于1983年,她记忆中的母亲张芬总是不停地忙碌,工作换了又换.从最早当理发师,后来倒腾服装、电器,张芬总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商机.然而,张芬一心扑在事业上,却忽略了家庭.  相似文献   
10.
正当囚车载着我缓缓地驶向监狱时,望着车窗外瑟瑟的秋风,我的心像片片落叶,随着车身晃动的节奏在风中荡来荡去。看着那冰冷的手铐、脚镣,我的眼中溢满了泪水。昨天,我还是一名代表国家执法的公务员;今天,却沦为阶下囚。这巨大的反差让我至今无法接受现实。监狱那厚重的深灰色铁门在我身后慢慢地滚动,将我与外面的世界隔绝,我将在这里度过十几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