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书法人生     
韦克义 《当代广西》2012,(19):54-55
也许是缘分或天赋吧,我从小就对写毛笔字特别感兴趣,除了学校每周一节的习字课外,我每天晚上都很自觉地描红、临帖。在我的习字作业本上,老师画了很多的红圈,常常让同学们观摩。从小学到大学,从农村到工作岗位,学校、单位的墙报、黑板报、学习园地都是我主笔。同学、同事都夸我书法写得好,我很高兴,也更加努力、刻苦地练习书法。  相似文献   
2.
我看书法     
有一个事实,很容易被人们忽略,那就是两千年来,写毛笔字的中国人其实一直都是“一小撮”,因为两千年来的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文盲。  相似文献   
3.
在我每天上下班的路上,要经过一座人行天桥。半年前,桥底下多了一位摆摊的老婆婆,看样子有70岁了吧,头发全花白了。老婆婆的面前摆着一个大水壶,桌子上放着几个茶杯,旁边还摆有一个定是请人代写的牌子,上面用毛笔字写着"免费供应茶水"。我仔细地观察了几天,发现并没有人上前喝老婆婆免费的茶水。  相似文献   
4.
孙琴安 《党史文汇》2013,(10):20-23
毛泽东喜书法,工作之余,写写毛笔字,抄些古代诗词,读读名家字帖,欣赏一些名家字画,成为他的一大爱好。生前也接触过一些著名书法家,除郭沫若、马一浮等以外,尚有于右任、沈尹默、谢无量、舒同四家,现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学书心路     
提毛笔涂鸦已30多年了。五六岁起,祖父每天一边给我讲历史故事,一边严格按规则教我写毛笔字,尽管在上学后毛笔字一直是全班写得好的,祖父还是非常不满意我的随意任性和不合规矩。从上初中起,父亲在春节之前给村里人写春联,鼓励我也大胆放手去写,写得不好,先贴到自家门上,刻意培养我书写的兴趣和锻炼  相似文献   
6.
华老 《党政论坛》2010,(16):51-51
毛泽东晚年的书法艺术,冠绝一时。而他一生,都非常热爱书法。 一生爱书法 毛泽东8岁进私塾,对毛笔字的书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此与翰墨结下不解之缘而成为当代书法巨匠。  相似文献   
7.
申再望 《党课》2011,(12):88-93
冬夜,大雾弥天,寒意袭人,我辗转难眠,起身从书柜取出一本书——深红色的布面封皮上没有字,书脊上印着“马列主义五大名著汇编”。翻开封皮,浅黄色的画面有两支点燃的蜡烛,在漫漫长夜发出温暖的光芒。再翻开首页,上端有两行工整的毛笔字:“赠李井泉同志毛泽东”。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有毛笔书写功底者的毛笔字迹和硬笔字迹的同一认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具有毛笔书法功底者的毛笔字迹和硬笔字迹直观比较,记录特征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探讨它们的特点及变化规律。结果通过实验发现,有毛笔书法功底者的毛笔字迹和硬笔字迹的错别字特征、笔顺特征、运笔特征有着稳定表现,但在某些繁简字的书写特征方面表现出差异。结论有毛笔书写功底者的毛笔字迹和硬笔字迹有很高的关联性,部分特征可以为它们的同一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朱铭 《春秋》2011,(6):38-39
虽然会写字,也偶尔写点毛笔字.但是,对于书法艺术。我实在是个外行。记得大约是199]年,已经故去的鲍时祥先生约我为董治安教授主编的《中华文化精华文库》编撰一本赏析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书。按要求,是包括绘画和书法的。我当时正在艺术学院担任美术史课程.素材倒也不乏,信手拈来,感觉还算轻松。但是,在我的课程中,主要是绘画、雕塑...  相似文献   
10.
宋洪斌 《侨园》2011,(4):28-29
书法写到一定程度,靠的就不是技能而是境界了。中国书协会员、辽宁书法家邱明新,现在就进入了这种境界。上世纪70年代,他经杨仁恺先生介绍,师承徐炽。邱明新在书法艺术上辛勤耕耘了几十年,现今他的书法已经达到了某种意境。我们把目光落到2006年邱明新的一次个展上,一百多幅作品,有书法有国画。国画长卷虽为临摹,仍然令人刮目相看:许勇的"74匹马",徐悲鸿收藏的"87神仙卷"。许多人惊讶他"画也画得好",甚至"画比字还好"。是的,他从小喜欢作画,如今在另一个层面上"返璞归真"了。他临摹国画名家大作,是站在书法的角度,从中陶冶书法感知。他还弹琴,也是立足于书法的平台,从中捕捉书法灵性。这种旁征博引式的修炼,反映了他的书法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精神境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