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水浒传》中梁山英雄们进行的是一次自发的对上层统治集团的暴力反抗活动,不是一场有预先准备,精心组织的农民起义,他们被“逼上梁山”,从个体来看,大多并不是由于朝廷的压迫,而是由于自身的原因或为梁山集团所逼,但是从群体的角度来看,这么多人被逼上梁山,仍然反映了深刻的社会危机,从这一角度来看,《水浒传》仍然表达了“官逼民反”的思想,只是这“民”主要是流民阶层,正是由于其流民集团的性质,导致其最后走上失败之路,因此,梁山招安就具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杨红林 《小康》2006,(11):100-101
有权势的父辈不足以依赖,惟有靠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留钱财给子孙,不如留下智慧与德行。“衙内”是我国古代对官宦子弟的一种称呼,它在大多情况下带有贬义色彩。因为在古代封建社会中,许多官员对子女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教育,导致他们凭借父辈的权势为非作歹(如《水浒传》中的高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中鲁智深在五台山醉酒打坏金刚塑像、在大相国寺“倒拔垂杨柳”,此两处情节皆有来历.从唐至宋元时代的文言小说及民间故事中探其源渊,则“倒拔垂杨柳”源于密宗“大力金刚”的“拔拄”系列传说;“打毁金刚”则源自民间“罗汉戏耍金刚(塑像)”的系列传说.正是因为佛教传说所提供的素材及佛教文化的熏染,鲁智深才显得如此神威凛凛、奇伟异常.  相似文献   
4.
郭利 《廉政瞭望》2012,(16):72-72
水浒传》最后一回,宋江被奸臣下了慢性毒药,又骗了李逵一起服下,李逵得知真相后,倒也坦然,情愿随宋江就死,并合葬蓼儿洼。吴用、花荣听说宋江被害死,双双自尽在宋江李逵的坟前。后来皇帝亲自给他们加封,忠臣义士的声名,成就了他们有尊严的同生其死。”  相似文献   
5.
电视剧新《水浒传》中潘金莲扮演者甘婷婷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西门庆在现实生活中更受欢迎。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有人要为西门庆翻案,甘婷婷从女人的角度似乎在无意中延续了这样的思维。先看看甘婷婷的理由:“比如特别会哄女人开心,而且特别体贴,善解人意。我记得剧中他知道潘金莲在家缺衣少食,就送绸缎、布料,  相似文献   
6.
史海一勺     
《乡音》2011,(6):48
"孙中山"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广州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名为孙文。1897年孙文为了躲避清政府的追捕,流亡日本。有一天晚间投宿旅馆时要填姓名,这时他想到附近有一个叫中山家的住宅,这个家族中间的成员中山  相似文献   
7.
佚名 《政府法制》2011,(35):24-24
在《水浒传》第九回里,罪犯林冲在花和尚的一路保护下,顺利到达沧州牢城营,"但见:……来往的,尽是咬钉嚼铁汉;出入的,无非沥血剖肝人。"这个描述还是很可怕的,"咬钉嚼铁"、"沥血剖肝"等等,其实并非作者的夸张,正如有些犯人对林冲说的那样:"……若是无钱(打点),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宋朝的监狱就是这样的黑暗,监狱警察不光会折磨人,还会别出心裁搞发明创造,变着法儿摧残囚犯,其手段之恶劣,心理之变态,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相似文献   
8.
文艺风水学是一个全新的探索性学科。借助中国古代环境科学的均衡、对称、和谐,并结合现代文艺理论,构建新颖的文化研究和艺术创作参照体系。新版电视剧《水浒传》的六首主题歌词,是作者对文艺风水学的尝试与实践,也是对文化产品的民族特征与中国特色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在古代“官大一级压死人”以及“官尊民卑”的环境下,官员本来可以有很多手段和“技巧”“摆平”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事,将一些危险苗头掐灭在萌芽状态,但总有些官员连最基本的“技巧”都不讲。一贯任着自己的情绪滥施官威,最后弄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施耐庵老先生在《水浒传》中就写了这么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0.
北宋末期,都头的主要职责是缉捕盗匪、绥靖乡里。《水浒传》中走上梁山的四位都头的经历,折射出当时存在的许多执法问题,例如:司法腐败、监督失效,都头的法律意识淡薄,难于或不愿依法办案,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多徇私枉法,往往以"义气"、"利益"为重,执法水平低下等。通过对北宋都头执法进行分析,可得到以下启示: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要警惕类似都头的"人情"执法;公信力缺乏会影响社会稳定;执法监督的缺失会导致司法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