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宁镇位于志丹县城南33公里处的子午岭腹地,与一省四县八乡镇相毗邻。总土地面积810平方公里,辖22个村,110个村民小组,2056户,12144人。  相似文献   
2.
光荣与梦想     
朱晓云 《现代领导》2009,(11):37-37
2008年5月17日,我来到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永宁镇侯冲村调研。 自2000年以来,侯冲村经过两次村居区域调整,由原先的4个村重新组合而成。经过8年时间的不懈努力,侯冲村从过去的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发展成为如今这个富裕、和谐的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自去年5月,侯冲村开始频频出现在中央、省、  相似文献   
3.
志丹县永宁镇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县三级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紧扣中心、突出重点,着力实施“商贸兴镇、产业富民、科教奠基、跨越发展”战略,奋力打造生态大镇、文化名镇、经济强镇,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升小城镇建设品味,巩固强化生态建设,注重安全、综治和社会各项事业长久发展。全镇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法治与社会》2009,(10):77-77
永宁镇是志丹县最大的乡镇,全镇土地面积81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近五分之一,人口12000多.近年来,在志丹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该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创新发展、突出特色、稳中求快、各项工作走在全县前列.  相似文献   
5.
正延庆县残联始终把残疾人扶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针对本县山区贫困残疾人数量多、贫困面大、扶持难度大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扶贫思路、扶贫模式,强化扶贫实效,积极引导残疾人走扶贫开发的路子,尤其是通过开发"残疾人扶贫基  相似文献   
6.
窦刚 《法治与社会》2011,(2):111-111
志丹县永宁镇以打胜“主导产业开发、生态环境优化,项目建设推进”三项硬仗为目标,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了“速度与质量、经济与社会、城镇与农村”三个发展同步推进。2010年,全镇实现农业生产总值4677元,净增501.08万元,增幅12%;农民人均纯收入4186元,净增448元,增幅12%;财政总收入1450万元,其中本级财政收入达到95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7900万元;粮食总产量6315吨,人均520公斤。  相似文献   
7.
近日,《邻里情》法制微电影在北京市延庆县永宁镇开拍。这部微电影由北京市延庆县司法局工作人员自编、自拍、自导、自演,创作素材源于百姓生活,通过一个个曲折的故事宣传法律知识。法制微电影作为法制宣传又一创新载体,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福建理论学习》2010,(12):F0003-F0003
<正>永宁镇历史悠久,人文景观荟萃。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抵御倭寇,朝廷在此设立卫城,称"永宁卫",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为中国三大古卫城。到石狮旅游,必定少不了去永宁看看。历史古迹有缘起唐代的虎岫寺,造于南宋的姑嫂塔和始建于明朝的永宁城隍庙。这里还有曾成功举办奥运会全国帆船选拔赛的闽南黄金海岸渡假村和红塔湾天然浴场及洛伽寺、海洋世界等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9.
许复之是延庆县永宁镇异地安置的离休干部,今年已经91岁高龄。"七一"前夕,这位老人终于实现了入党夙愿,被接收为中共预备党员。他兴奋地说:"我虽然老了,但是我的政治生命还很年轻。"许老虽已高龄,但思路清晰。他早年在学堂教书,曾在山西大同矿务局创办学校。1958年回到家乡延庆,在永宁生产队工作。1979年又回山西原单位复职,于1983年1月离休回乡。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志丹县永宁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县委十九届四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产业富民、城镇带动、科教兴农、统筹发展"战略,扭住重点求突破,强化管理转作风,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埋头苦干,不断加快镇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打造"文化名镇、生态大镇、产业重镇、旅游新镇、经济强镇"进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苹果产业不断做大。苹果产业是陕北地区农民致富的第一大产业。该镇将发展苹果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发展南岭、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