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峥嵘 《党史纵横》2012,(7):44-46
张秋人是我党早期的优秀党员之一,他与蔡和森、恽代英、邓中夏、宣中华、肖楚女、沈泽民等革命先烈是同一时代的革命活动家。  相似文献   
2.
正福泉市在社会治理工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使全市上下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探寻出发展和稳定齐头并进双丰收的路子。福泉因城内的福泉山而得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相传一代道教大师张三丰在福泉山得道成仙,福泉山因此在明初就成为蜀中十大道场之一;张三丰的弟子"江南首富"沈万三也曾在福泉山修道,死后葬于福泉山下。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昨日在天津礼堂大剧场隆重开幕。市委书记张高丽,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怀远,市委副书记何立峰,老同志吴振、高德占、聂璧初、刘晋峰、房凤友、刘胜玉、杨慧洁等应邀出席。市政协主席邢元敏主持会议。市政协副主席陈质枫、饶子和、何荣林、曹小红、田惠光、陈永川、张有会、武长顺、高玉葆、沈中阳和秘书长刘琨,市政协常委在主席台就座。  相似文献   
4.
<正>市政协认真落实市委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促发展、惠民生、上水平"活动。连日来,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何立峰,市政协副主席李文喜、王治平、田惠光、陈永川、武长顺、高玉葆、沈中阳、魏大鹏、黎昌晋和秘书长李金亮,分别带队深入委员企业开展调研帮扶。何立峰带领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到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天津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长城汽车二期工程和天津市曙光沙窝萝卜专业合作社调研帮扶,认真听取企业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存在的实际困难,针对企业土地规划、产品  相似文献   
5.
正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武装力量。早在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见孙中山的时候,就向他建议创办军官学校,以建立革命军的基础。1923年9月,孙中山派以蒋介石为首的代表团访问苏联,学习苏联的建军经验。11月15日,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第6次会议通过了建立革命义勇军的决议。27日,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1次会议,议决建立军官学校的有关事项。1924年1月24日,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委任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并任命邓演达、王柏龄、沈应时、林振雄、俞飞鹏、张家瑞、宋荣昌7人为筹备委员。1月28日,确定以原广东陆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1月17日在天津礼堂大剧场隆重开幕。市委书记孙春兰,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怀远,市委副书记王东峰,老同志吴振、高德占、聂璧初、刘晋峰、房凤友等应邀出席。市政协主席何立峰受政协天津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常委会工作报告。市政协副主席李文喜、田惠光、陈永川、武长顺、高玉葆、沈中阳、魏大鹏、黎昌晋和秘书长李金亮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市政协副主席王治平  相似文献   
7.
佚名 《政府法制》2008,(8):42-43
沈万三的故事,在我阂民间广为流传,可以相当典型地看出朱元璋对豪门富户的态度。 沈万三名叫沈富,字仲荣,号称天下首富。在各种记载中,少见其人劣迹,大约是元代极为活跃的国际、国内贸易中的一位商业天才。由于人们搞不清此人是如何做到富可敌国的,于是便传说他手中有一个聚宝盆,  相似文献   
8.
那海 《世纪风采》2010,(5):17-20
沈泽民(1900—1933),浙江桐乡人,名德济,字泽民,笔名明心、罗美、李清扬、成则人等。沈泽民和他的哥哥沈雁冰(茅盾),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只是一般人对于过早为革命献身的弟弟沈泽民可能远不如对其兄熟悉。在短暂的一生中,沈泽民积极投身于中国的文学事业和革命事业,并为此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1963年4月15日,湖北省红安县革命烈士陵园内的稞子山上,近千名学生、工人、农民、干部和解放军官兵聚集一起,举行沈泽民、蔡申熙烈士的遗骨安放仪式。由董必武题写的烈士碑名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相似文献   
10.
高薇 《学理论》2012,(15):118-120
中国格律诗的发展,是从消极摸索向积极规律演进。本文通过考察"永明体"与"沈宋体"的代表作家作品,发现在篇制和用韵上",永明体"为防止八病而进行的创作实践有限,"沈宋体"时期诗学声律的运用趋于完备。齐梁以来诗歌与音乐分离",永明体"无可供吟唱之说",沈宋体"则能合乐而歌。这是唐朝兴礼乐的效应,也与沈期作为协律郎职事有关。由此,从"永明体"到"沈宋体",划出一个完满的圆,得之环中,超乎象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