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沙俄时代,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失足掉到了河里。无论他怎样大喊"救命",在岸边值勤的警察都无动于衷。落水人奄奄一息,慌乱中突然大喊:"打倒沙皇!"这还了得,在当时的俄国,辱骂沙皇是要坐  相似文献   
2.
世情     
封面 斯大林与中国边疆90年前的1924年,列宁病逝,斯大林经过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取得了苏联的最高领导权,开启了他近30年的统治。当他的目光投向东方时,发现中苏之间漫长的边界线上有太多沙俄时代留下的“悬案”——沙皇俄国本是一个欧洲国家,与中国并不接壤,但经过几个世纪的扩张,其势力入侵到中国边疆,形成西段、中段、东段三段有争议的边界。  相似文献   
3.
张家栋 《学习月刊》2011,(19):46-47
骚乱是一种社会失序现象,经常表现为一种无组织的力量以一种突然而又剧烈的方式从事针对政府、财产和民众的暴力活动。骚乱经常会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一些国家的政权就是因为社会骚乱而倒台的。像沙皇俄国政府、美国邦联政府、英国在印度的统治、突尼斯本·阿里政权和埃及的穆巴拉克政权,都是因为社会骚乱而崩溃的。骚乱还具有强大的传染性,不仅仅会感染治理不良的发展中国家,就连西方发达国家中的大国如法国和英国等,也时常受到骚乱事件的困扰。前不久发生的英国骚乱事件,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例证。  相似文献   
4.
一、历史背景 南奥塞梯位于南高加索南部高原,是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州,与俄罗斯的北奥塞梯共和国地理相邻,民族相同。南奥全境面积3900平方公里,人口7.2万(2007年),其中奥塞梯族、格鲁吉亚族和俄罗斯族分别占64.3%、25.0%和2.8%,其余为犹太人和亚美尼亚人。奥塞梯族与格鲁吉亚族和俄罗斯族一样均信奉东正教。资料显示,奥塞梯人的祖先来自伊拉克北部一个部落,1774年,南奥塞梯和北奥塞梯作为一个完整国家并入沙皇俄国版图,但是被高山阻隔的南奥塞梯,长期处于半独立状态。  相似文献   
5.
金雁 《同舟共进》2008,(8):56-58
近年来,国际共运和联共(布)早期的历史档案陆续解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先后编选出版了相关的文献档案。面对以往不为人知的大量史料,一批国际共运史专家和科研人员对苏联早期的有关史实作了新的梳理,对苏联历史的某些传统观点和结论作了新的探索和思考,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下文更多地侧重于史料的披露、整理,至于从中可以引申出什么样的结论,就需要进一步的讨论研究了。  相似文献   
6.
欧洲中心主义是一种狭隘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它导致人们对西方以外的世界缺乏了解,也不能正确认识西方,最终使人们不能正确认识整个世界和世界历史。19世纪末俄国文化学家尼·雅·丹尼列夫斯基通过自己的文化历史类型说,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这种错误观念提出了质疑,并予以明确的否定。  相似文献   
7.
河西 《南风窗》2010,(24):88-89
托尔斯泰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在俄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颇有市场,"不以暴力抗恶"的托尔斯泰主义学说传到印度则成就了甘地。而在沙皇俄国的末期,这种接近佛教的托尔斯泰的学说显然是暴力革命最大的思想障碍之一。  相似文献   
8.
有“钢琴之王”之誉的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一次应邀到克里姆林宫演奏。可是在演奏中,沙皇却和身边人说起话来。李斯特见状,就中断了演奏看着沙皇。在沙皇问他为什么要停止演奏时,李斯特欠了欠身子说:“陛下说话,我理应恭听。”听到这话,沙皇随即表示了歉意。  相似文献   
9.
米哈伊尔沙皇在位时期,俄国在面临着严重外患的情况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对外军事活动,在付出一些代价后稳定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促进了国内政治军事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说到承德避暑山庄的旖旎风光,人们自然是交口称赞;而其灿烂、丰厚的文化蕴涵,尤其令世人倾倒。这里不仅浓缩了一部多姿多彩的清史,而且,随处都能感受到当日创始者的深虑卓识,良苦用心。徜徉其间,人们首先会想到康熙大帝。当时,沙皇俄国侵略扩张的触角已经伸向黑龙江地区,这引起了康熙帝的高度警觉和深重的忧虑,因而在平定“三藩之乱”后,便把主要精力转向北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