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287篇
中国共产党   746篇
中国政治   603篇
政治理论   199篇
综合类   2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含执政价值取向与治国理政旨归的统一,共同体现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方面。为此,应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过程。一方面,党治国理政必须自始至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另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贯彻落实到党治国理政的各领域、各环节,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的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历史都昭示:法治与德治并举是治国方略之真谛。现实国情和历史使命都要求社会主义中国必须走法治与德治并举之治国之路,其立足点是现时代的中国国情、重心是治权、关键是创设强有力且互动的“并举”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物之思絮     
马荣 《党风建设》2002,(10):47-47
古代廉吏深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有言日:“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治家之理,同于治国”,“明内而齐外,故家道正而天下正”。故而,大凡清官廉吏,不仅自身清正,其家风也十分严谨。  相似文献   
5.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目前我国政府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西部地区开发获得成功,就必须从西部地区的实际出发,采取多项切实可行的措施。目前,亟需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四项。  相似文献   
6.
《新东方》2002,(6):102-102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表现在: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为政利民思想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政利民思想是中国传统治国思想中的精华,它不仅为众多的思想家所反复强调,而且贯穿于数千 年的为政实践中,不因政权的变更而受到冷落,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得到强化。积极吸收这一传统治国思想的精 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加强,依法治国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响应。但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及有关干部群众,对依法治国理念仍存在不少错误的认识和实践,从而影响了依法治国的有效贯彻  相似文献   
9.
法治是治理国家的方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治国方略全面落实的任务。据此,作者就全面落实治国方略的基本意义、基本要求、基本条件以及若干相关认识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传统治国方略是礼法兼治,也就是把以礼治国与以法治国结合起来;其集中形式是德刑并用,也就是把以德化民与以刑齐民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治国方略——法德兼治,是对传统治国方略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