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上世纪印度电影《流浪者》播出后.主人公拉兹成了那些浪迹街头无良青少年的代名词。本案的嫌疑人有着与少年拉兹相似的经历.因为涉嫌盗窃罪成了阶下囚。检察官为了唤醒他的人性和良知,使他早日成为回头浪子.从人性化执法的角度.对他作出了不批捕决定.并献上了爱心,使嫌疑人那颗已经冰冷、麻木的心渐渐开始融化、复苏。  相似文献   
2.
朱江 《当代贵州》2013,(1):24-25
2012年11月以来,面对逐渐寒冷的天气,贵州各地陆续开展针对街头流浪人群的寒冬救助行动。车站广场、繁华地段、地下通道、桥梁涵洞……每一个流浪乞讨人群集中活动和露宿的场所,都能看到救助人员的身影。对街头流浪人群来说,这个冬天不再寒冷。一个月来的第一个暖和觉2012年11月22日,小雪节气,从这天起天气将转入严冬。晚上8点,天空中飘起了小雨,贵阳大街上的温度已接近零度,人在寒风中站几分钟手脚就会冻僵。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案件在全国范围内也呈现高发态势。其中在流浪者被撞致死的案件中,类似的案情,全国各地的法院适用的法律却不一致,因为存在法律上的空白,导致不同的审理结果,这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黄健 《今日广西》2008,(6):50-53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印度领土广阔,人口众多,服饰色彩斑斓,女性婀娜多姿,男性刚毅深沉。1913年,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印度的早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新旧德里风格完全不同,泰姬陵的伊斯兰教色彩浓重。瓦拉纳西恒河沿岸是印度佛教胜地;印度电影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两亩地》、《流浪者》和《魂归故里》等电影是传世经典:印度有世界上最优秀的软件设计师;  相似文献   
5.
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达摩流浪者>是其继<在路上>之后的又一力作,小说借用了禅宗思想这一与西方传统思维方式迥异的参照体系,试图将之树立为社会的主导思想,以填补西方世界在失去基督教取向后的信仰真空,并希望通过参禅彻悟来引导卑屈在物质世界的人们获得灵魂的救赎.同时,凯鲁亚克在禅宗和基督教二者之间的取舍与摇摆对其超越自我、体味当下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写作态度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那些形象     
龙坪 《南风窗》2008,(22):93-93
拉里、克乃西特、弗兰尼和雷蒙,他们分别来自毛姆的《刀锋》、黑塞的《玻璃球游戏》、塞林格的《弗兰尼》、凯鲁亚克的《达摩流浪者》,以我阅读的顺序先后出场。其中,弗兰尼泛指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后出的3本书中的一系列性情相近的人物,我最先读到的是摘译其中6篇冠以《弗兰尼》之名的本子,数年后才买到浙江文艺社出的《九故事》。  相似文献   
7.
进入7月以来,广州市多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牵动着人心。民政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为街头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人员提供救助服务,保证其生命安全。广州市各救助站根据天气情况,多次及时启动特殊天气应急救助预案。据统计,仅7月的高温期间,共有3000多人次流浪乞讨人员走进各救助管理站纳凉避暑。市救助站负责人表示,“不能让一个流浪者倒在广州街头!”  相似文献   
8.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2,(27):87-87
城市应该是人文思想的载体与发光体,一座有人文底蕴的城市不会因为有流浪者和卖艺人而蒙羞。这些水泥钉板(即所谓的水泥锥)躺在高架桥下的阴影里已有好几年了,要不是"犀利二哥闯天涯"拍了照往网上一传,连熟视无睹的广州居民也不会料到它们会引起"全国性"围观。一开始相关部门不敢认领,踢皮球,最后广州建委顶到前面:"这些设置为历史...  相似文献   
9.
交通事故中。撞死了没有姓名的流浪者,除了依法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外。无人认领的流浪者是否也应得到相应的民事赔偿?如何才能使肇事者“撞了不白撞”?究竟该由谁来替无名氏主张权利?民事赔偿款又应放在哪里呢……当前,为无名氏“讨说法”的案例越来越多。公安局、民政局、检察院甚至法院等都充当过原告。但于法无据的尴尬仍然存在。法学专家呼吁。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填补这个法律空白。  相似文献   
10.
小非 《江淮法治》2009,(8):15-17
交通事故中,撞死了没有姓名的流浪者,除了依法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外,无人认领的流浪者是否也应得到相应的民事赔偿?如何才能使肇事者“撞了不白撞”?究竟该由谁来替无名氏主张权利?民事赔偿款又应由谁保管呢……当前,为无名氏“讨说法”的案例越来越多,公安局、民政局、检察院甚至法院等都充当过原告,但于法无据的尴尬仍然存在。法学专家呼吁,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填补这个法律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