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4,(6):102-102
获奖者: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  相似文献   
2.
公元14世纪,在今天的比利时附近,有一个王国,国王的名字叫雷纳德三世。后来,他的弟弟爱德华发动政变,夺取了他的王位。爱德华把雷纳德三世送到一个房间里,并且许诺,只要他能自己走出这个房间,就给他自由?这个房间和正常的房子一样,有门、有窗,而且所有的门、窗都大开着,没有人把守,一个正常人可以轻,  相似文献   
3.
岳峰 《求索》2011,(8):217-220
约瑟夫.康拉德在以《黑暗的心》为代表的非洲题材小说中刻意将大英帝国时期文学中常见的冒险题材纳入其小说并对其进行"陌生化"艺术处理,从而使冒险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或一种陪衬,在隐性层面上则书写象征欧洲文明的西方白人在非洲原始丛林里所遭遇的种种内心考验的心路历程,企盼"有野性的生气"的原始非洲丛林为爱德华时代身染沉疴的英国人开出一剂道德拯救的良药,力挽英国人在工业文明进程中失落了的人的自然本性。然而文化身份的嬗变最终使得这种"道德拯救"在表层上是非政治的、乌托邦式的,本质上则是一种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者对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不"和谐"进行补救的方法,最终折射出英国中心论、欧洲中心论。  相似文献   
4.
新书信息     
《小康》2013,(1):104
《城市的胜利》(美)爱德华·格莱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定价:49.80元"帝国之城"东京、"秩序之城"新加坡与哈博罗内、"智慧之城"波士顿与米兰、"消费之城"温哥华、"崛起之城"亚特兰大与班加罗尔??作者以报告文学形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11,(8):24-25
面对中国崛起,美国为何会“爱恨交织”?中美关系应如何定位?最新一期英国杂志《经济学人》日前刊登了长达14页的封面故事《中国崛起之威胁》。这篇报道的作者爱德华·卡尔剖析了中国崛起、中国与美国关系,并为如何改善关系、建立互信支招。卡尔表示:“中国和美国注定是对手,但不一定是敌人”。  相似文献   
6.
壹·声音     
《侨园》2013,(1):5
2012十大网络流行语你喜欢哪个?1屌丝屌丝,意指外形矮胖矬,或者举止笨拙、猥琐的人。据说,蕴含着无奈与自嘲意味的"屌丝"二字,象征着庶民的文化胜利。  相似文献   
7.
何士龙 《党课》2010,(4):103-107
人生若只如初“闻”,他仍是他的旷世名主,她仍做她的绝代佳人,江山美人互不相侵,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8.
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w.Said)于20世纪末阐发的东方主义理论作为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理论之一引发了东西方学者的共鸣,因而风靡世界。在这一理论热潮的背景下,不免会出现套用或者误用的嫌疑,生搬硬套地阐释某一具体文本或作家的现象;或者出现以偏概全,完全被东方主义理论而障目,不见更丰富的文本含义等现象。为此,有必要阐明萨义德东方主义理论的缘起,从而明确"东方主义"理论具体的使用语境;通过对西方唯美主义思潮中表现出来的"日本风"等文学文化现象的解析,从另一个角度来阐释"东方主义"的丰富内涵;对唯美主义者追求的东方艺术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为同行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唯美主义乃至东方主义。  相似文献   
9.
美国泄密者家族又迎来了新成员。2013年6月,29岁的美国青年爱德华·斯诺登向媒体揭发美国情报机构的绝密监视项目"棱镜"计划——"美国盯着世界上每一个人",从而搅起全球政治风暴。泄密,在美国历史上并不是个新鲜话题。就在斯诺登曝光"棱镜"计划时,因向"维基解  相似文献   
10.
2014年9月6日,英国《每日邮报》发布消息,称依据最新DNA技术,已确定百年前悬案“开膛手杰克”的真身是——当年的嫌疑人之一亚伦·科斯明斯基(Aaron Kosminski)。揭开这一谜底的是英国商人罗素·爱德华(Russell Edwards)与遗传学分析专家杰瑞·洛海莱宁(Jari Louhelain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