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倪正茂先生的《中国古代法律功能的再审思》一文 ,虽倡言中国法律史研究范式的重建 ,但却对史学近年来的理论创新成果缺乏应有的敏感。其所提出的“法的历史是人类争取自由的历史”的命题 ,不仅混淆了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 ,且将“当下存在的人”和“当下人的自由”排除在外。它既不可能真正求证于人类法律发展史 ,也不可能为中国法律演变史所证明。倪文所表现出的种种问题和情绪 ,不能不让人怀疑如此的“重建”会不会是一场简单的“毁灭”。中国法律史学理论模式的创新和研究范式的转换是否应该在“不破不立”的两极思维的指导下进行 ,是否应该以以往的学术成果和学科积淀为基本平台。  相似文献   
2.
向英  梁建新 《探索》2011,(1):184-188
基于对"价值"概念的错误理解,"普世价值"论提出了三个似是而非的独断论假设:一是假设了一个虚幻的"人类利益共同体"作为"普世价值"的主体;二是假设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宣传中关于"共同人性"的设定;三是假定了某些超越时空的价值的存在。正确认识价值的普世性问题,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四对范畴的关系:实践性价值思维与思辨性价值思维,意识形态性价值与非意识形态性价值,"普世价值"与价值普世,阶级价值与人类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康德哲学的思想来源看,休谟对康德哲学的产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休谟哲学是康德哲学的出发点,休谟的因果经验是康德哲学的星星之火,休谟哲学的提示打破了康德的教条主义迷梦,使康德走向批判哲学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4.
怀疑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与独断论思维方式形影不离的逆缘 ,其产生不仅与专制动荡的社会环境有关 ,更是由认识发展过程中自身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内在矛盾所决定。本文着重从理论思维发展的历史轨迹、理论内容的对立统一、认识发生的心理机制以及思维表达的抽象与具体的对立等方面 ,论证了怀疑论与独断论思维形式相反相成的必然性。通过对怀疑论思维特征以及“搁置判断”的矛盾处理方式的分析 ,说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康德意义的“批判”与休谟的怀疑论思想在理论上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论述康德哲学的“批判”思路是如何在与休谟的怀疑论思想的“对话”环境中生成,最终,康德又是如何通过“批判”的思路,清算休谟的怀疑论思想。  相似文献   
6.
《特区法坛》2007,(5):6-8
从有错必纠原射与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对立入手,分析了这两者的理论基础即实质正义论与形式正义论的优劣,并试图为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建立新的理论基础——实质形式统一论,以真正实现刑事再审程序之人权保障的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