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68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51篇
各国政治   143篇
工人农民   170篇
世界政治   4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6篇
法律   1945篇
中国共产党   3933篇
中国政治   5733篇
政治理论   1371篇
综合类   227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485篇
  2014年   1389篇
  2013年   1174篇
  2012年   1424篇
  2011年   1523篇
  2010年   1413篇
  2009年   1314篇
  2008年   1544篇
  2007年   1074篇
  2006年   927篇
  2005年   749篇
  2004年   552篇
  2003年   486篇
  2002年   430篇
  2001年   380篇
  2000年   390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物名片张璇,民进湖南省直文化支部委员、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京剧演员。2021年,获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21年5月21日,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晚会在南京举行。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国家一级演员张璇凭借在革命现代京剧《向警予》中对"向警予"一角的精彩演绎成功摘得梅花奖。  相似文献   
2.
昂潘副秘书长您好!感谢您接受《现代世界警察》杂志的专访。首先请您介绍一下作为副秘书长,您具体分管哪些工作。昂潘:非常感谢你能够抽出时间来中心参观和采访。  相似文献   
3.
学徒制是源于传统"师承收授"的技术传承模式,"现代学徒制"是工业革命背景下兴起的新型"技术"传承模式,是当代学历性职业教育模式的重要补充形式.文章主要就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施行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对策:促进校馆/校企交流、盘活教育资源、加强校馆/校企合作、培养合格人才、引导校馆/校企联合、改革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史上,学术研究"本土化"向来是一个不断被提起并热议的论题。教育社会学自传入中国之日起就面临着"本土化"的问题,"本土化"意识随即兴起,这一时期其"本土化"的目标主要在于"本土契合性",即教育社会学的教学和研究要如何契合中国的语言、社会和文化条件等方面。随着社会学及教育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与中国社会和教育的现实问题的密切结合,尤其是近代中国学者在参与乡村教育及乡村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努力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构建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的理论资源和现实素材的基础上,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得以不断发展。回顾和梳理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的历程,不仅能促进教育社会学学科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为当前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相关理论问题之探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6.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7.
学生院校认同对提高教育质量和提升院校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四川省"双高计划"职业院校调查数据,以组织认同和学习参与理论为分析框架,考察高职学生学习参与对院校认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双高计划"院校学生的学习参与和院校认同自评分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业参与、师生互动、课余学术时间投入对院校认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课余休闲时间投入则呈现显著负向影响;能力发展在学习参与与院校认同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学业参与和师生互动不仅可以直接影响院校认同,也可以通过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间接影响院校认同,而课余时间投入只有促进能力发展才能对学生的院校认同产生正向影响,因此指向能力提升的有效学习非常关键。对此,提出强化以"能力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育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参与、合理安排课内外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等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8.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行为体之间的一种社会建构,其构建会涉及到诸多国际社会性因素,必然是一个国际政治社会化过程。由于国际理念/规范社会化的渐进性、国际社会的多样性以及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必然会呈现出阶段性、多样性、反复性的特征。对于日益崛起的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国际政治社会学意义。随着国际社会的不断发展进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的主体条件与物质技术条件也会日益完备,有理由相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前景终将实现。  相似文献   
9.
"现代学徒制"是企业与职业院校紧密合作的"双主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发展现代学徒制,不仅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就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影响现代学徒制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制度建设不足,以及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模式不适应。对此,可在国家层面进行相关制度设计,确定"学徒"的法律地位和参与学徒培训企业的权益,建立跨部门的学徒管理机构,并发挥行业组织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许蓉 《群众》2006,(2):59-59
中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很多富有民族特色的经典艺术形式该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自己的定位?考察作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中国昆曲当前的演出状况,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经典艺术在“展示传统”与“感召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