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73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61篇
各国政治   188篇
工人农民   633篇
世界政治   105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25篇
法律   3299篇
中国共产党   9437篇
中国政治   12541篇
政治理论   2347篇
综合类   2438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489篇
  2022年   392篇
  2021年   438篇
  2020年   502篇
  2019年   322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472篇
  2015年   865篇
  2014年   2979篇
  2013年   2695篇
  2012年   2924篇
  2011年   3030篇
  2010年   3010篇
  2009年   2619篇
  2008年   2831篇
  2007年   2034篇
  2006年   2054篇
  2005年   1077篇
  2004年   846篇
  2003年   677篇
  2002年   588篇
  2001年   461篇
  2000年   38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人工智能的发展启动了资本逻辑,在带来巨大贡献和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和挑战。这就必须要应对人工智能的资本逻辑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使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在应对人工智能资本逻辑的过程中,面临着人工智能的资本主义应用、人工智能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人工智能的伦理与道理规约缺位、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体系尚待完成四种现实困境。这必然要求应对人工智能资本逻辑的中国方案的出场:一是制度安排,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而为应对人工智能的资本逻辑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二是价值引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新发展理念,从而为应对人工智能的资本逻辑提供价值观上的认同;三是道德规约,用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准则与伦理规范来约束人工智能的设计、实验、推广和使用的全过程,从而为应对人工智能的资本逻辑提供道德上的约束;四是全球治理,构建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利益共同体,构建全球参与、共同维护、共同保障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安全共同体,推动各国“深化交流、增进共识、加强合作”,“共推发展、共护安全、共享成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求实》2021,(5)
绩效评估是近年来政府购买服务成效考核中新兴的政策工具,旨在推动服务的优化及深化。目前,绩效评估政策的落实成效与理想期待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政策实践并不一定回应治理需求,导致绩效评估出现困境。研究发现,在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估组织场域中,存在不同组织的多重逻辑交叉作用,由于不同制度逻辑而产生的组织行动偏差导致了最终绩效评估中政策目标替代的生成。针对当前的绩效评估困境,应从统一标准兼具适度灵活、多元参与讲究审查有效、实现奖惩保证结项立项联动三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3.
治安学专业课程应科学合理构建课程思政框架,应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回应时代之需、把握专业之要、锻造育警之魂。  相似文献   
4.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的力量源泉,其生成有着鲜明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理论逻辑来看,伟大抗疫精神源自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实践性、时代性的承继和发展。从历史逻辑来看,伟大抗疫精神源自对中华民族抗击灾难的历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基因的传承和发扬。从实践逻辑来看,伟大抗疫精神源自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斗争的砥砺和淬炼。准确把握伟大抗疫精神的生成逻辑,有助于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积极主动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5.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共同富裕不只是物质生活的富足,而且是人民生活各方面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需要大力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师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标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典型引路,充分发挥先进典型效应在师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直是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加强高校师德建设中先进典型效应发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8.
王颖 《党员文摘》2021,(2):49-50
湖南省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保存着毛泽东一家自1952年到1977年的生活开支账本。这些发黄的账本看上去和普通勤俭人家的生活账本没什么两样,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一笔笔记录在内,连购买手纸、火柴等细微的花费都记得清清楚楚,真实再现了当年中国"第一家庭"的财务与生活状况,反映了这个家庭严于律己、勤俭节约的家风。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21,(5):37-39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早期共同富裕思想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严重不均衡性和非共享性问题而形成的理论成果.恩格斯通过对工人阶级与工人运动实际情况的亲身考察,得出了与马克思在经济学和哲学研究中相同的结果.通过对以《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恩格斯早期经典著作的文本考察,以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为基本线索,进而梳理出对共同富裕社会目标的实现路径在生成逻辑、实践进路与合理性阐释三个层面的研究成果,为研究恩格斯早期共同富裕思想提供理论基础,科学把握共同富裕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