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8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orrhage,CSDH),是指在轻微头部外伤3周以后出现脑受压症状,这类案件临床发病并不少见,但同时合并对侧慢性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chronic traumatic subdural hygroma,CTSH)者少见,现就笔者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1案例某男,29岁,酒后与人争执,突然倒地死亡。尸检:体表未见明显损伤。头皮下、帽状腱膜下以及颈部皮下、肌肉未见出血。颅骨、寰椎、枢椎等未见骨折,寰椎、枢椎未见错位。硬脑膜外、硬脑膜下未见出血。脑底部蛛网膜下腔出血以颈髓、延脑处最著,并从双侧大脑半球外侧裂向大脑顶部延伸。双侧小脑扁桃体疝形成。小心保护脑部血管取出脑组织,仔细检查脑底动脉及分支发现左侧椎动脉颅内段部分管壁轻度增厚、变硬,在福尔马林固定前用止血钳夹闭右侧椎动脉切端,从左侧椎动脉用钝头注射器向脑底动脉注射稀释蓝墨水,见墨水从左侧椎动脉增厚处上方快…  相似文献   
4.
正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fistula,CCF)是指位于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或其分支破裂,导致动脉与海绵窦之间形成的异常动静脉通道。CCF的发生大部分与头面部外伤有关,常为颅底骨折所致,在颅脑损伤中的发生率约为2.5%。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fistula,TCCF)是较少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随近年外伤、交通事故意外的增多而呈上升趋势。该病虽属神经外科治疗范畴,但因其80%以上患者以眼部症状为突出表现而首诊于眼科。笔者遇见的1例外伤性颈内动脉  相似文献   
5.
王雷  庞统 《法医学杂志》2022,(3):431-433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某男,47岁,于某年5月1日被他人用铁棍打伤头部。查体:神志清楚,查体合作,GCS 15分。头面部布满陈旧血迹。头顶部敷料包扎完好,干洁无明显渗出,局部肿胀,触痛,可及局部骨质凹陷,可及骨擦音及骨擦感。颈部稍有抵抗感,脑膜刺激征阴性。四肢对称无畸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活动自如。  相似文献   
6.
1案例1.1病历资料患者马某,女,44岁,主因双眼胀痛、视物不清约40d,于2001年4月8日就诊,诊断为:双侧颈动脉海绵窦瘘,双眼继发性青光眼。2001年4月17日在局麻下经右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及左颈外动脉脑膜动脉瘘口栓塞术,术中进行肝素化处理;造影显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外伤对冲性硬脑膜下血肿8例。均为单侧发生,位于额颞顶叶,沿力的方向与受冲部位形成对冲关系,性状随伤后时间而异。究其发生的机制与致伤线性加速度、角加速度、冲击能量的大小紧密相关。法医检验鉴定时可根据血肿的部位、性状推断头部受伤的部位、方向及其时间,并排除病理性出血。  相似文献   
8.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周某,女,35岁,有"肺结核"病史,2010年7月某日凌晨2时许在家中不明原因死亡。据其家属反映,死者在去世前曾有过尖叫并伴有左下肢抽搐。1.2尸体检验尸表检验尸长150cm,尸斑显著,呈暗紫红色,双侧角膜轻度浑浊。头颈及胸腹部尸表未检见损伤,肋骨未检见骨折,会阴部、四肢及脊柱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
1 案 例刘某,46岁,2013年8月17日因交通事故受伤,伤后1h至某医院就诊,诉头痛、头晕。查体:神志尚清,言语不清,查体不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头枕部有一条长2.0cm创口,  相似文献   
10.
窦蒙、窦臮兄弟是代北鲜卑文化传统在中唐承续的代表人物,他们合力完成的《述书赋注》是唐代书学的扛鼎之作之一。在汉族文人书家辈出、书法实践与书学理论高度繁荣的唐代,这样一部辞藻雄赡、理论精深,并有体例创新的书论巨著出自于鲜卑后裔之手,既是胡汉文化交融的产物,也是窦氏的书法传统与时代文化共同孕育的成果。细绎《述书赋注》的文本结构,是由《述书赋》、注、《字格》和《题述书赋后》四个部分组成,其在东汉以来的传统书学著作中,产生了一个创新的著作体例,由此推动书学著作成就的创新。具体来说,赋与注的结合,造就了一部汉唐间规模最大的周秦书家传记体书学史巨著;引史注法入于赋注,造就了第一部史注体书学史巨著;《字格》的产生,又造就了第一部具有传统书学概念体系建构意义的书学论著。《述书赋注》的产生,是对汉唐间文化与学术传统的遵循和发扬,是魏晋以来的民族融合与文化发展在唐代、在书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