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由于宋代文人画的加入对磁州窑纹样的影响极为深刻,创造出许多瓷器绘画技法,对其他窑口及世界瓷器绘画技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磁州窑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是民间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河北邯郸学院为了更好的研究与传承磁州窑文化艺术,借助得天独厚的文化与地域优势,于2010年成立了磁州窑艺术研究所,归属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赵文化与区域经济”管理。研究所由高校教师和校外陶瓷艺术大师组成,  相似文献   
3.
袁士坚 《乡音》2013,(7):48-48
我与《乡音》的交往已有13年了,从一开始的初识,到现在的割舍不开,是《乡音》的启迪让我开始了写作,是《乡音》的引导和《乡音》编辑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让我爱上写作,学会了写作。我2001年刚到磁县政协的时候,接触的第一份杂志就是《乡音》,初入政协的我对政协知识、政协工作有些茫然,是她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如饥似渴,从政协知识的海洋中吸取了自己的能量,很快地进入了工作角色。  相似文献   
4.
袁士坚 《乡音》2012,(3):32-32
位于冀南的磁县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县,磁州窑烧制技艺、纸扎技艺、磁县迓鼓、磁县怀调等,均已列入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县委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非常重视。围绕"非遗"议题,2009年秋天磁县政协组织委员开展了一次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我自始至终随委员参加了这次调研。一天上午八点半...  相似文献   
5.
通高25.8厘米、最大胸径35厘米,直口、短颈、丰肩、球腹、浅圈足,私人珍藏品。肩部绘两层纹饰,一层为水波纹,一层为水草纹,下腹绘一层水波纹,中部为主题纹饰“鱼藻纹”,白地黑花装饰经过宋、金的发展,至元代已炉火纯青,因此元代的白地黑花罐以及元曲故事枕,均为收藏重器,也是磁州窑最可人的奇葩白地黑花装饰工艺与明清雄霸天下的青花工艺,有看显而易见的传承关系,鱼藻纹也是明清瓷的典型纹饰这件器物对中国古陶瓷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党史博采》2007,(12):63-63
<正>峰峰春华中学位于著名的煤炭工业基地、磁州窑之乡——邯郸市峰峰矿区。学校地处新市区中心,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学校占地106亩,  相似文献   
7.
白釉彩绘瓷,是吉州窑受磁州窑的白地黑花瓷影响,于南宋时期生产的。开始时器型仅有盆、枕、鼎、炉、盘、粉盒等,到元代则增加了罐、瓶、执壶、碗、杯、器盖、香熏盖等器类,产量有了很大的增长。彩绘颜色有赭褐、红褐、红棕等类,主要是运用含三氧化二铁的矿物颜料绘画,在其上面再覆盖白釉层,入窑焙烧后便屈现明澈晶亮、红褐鲜明的奇效。  相似文献   
8.
刘敬华  王建民 《前沿》2012,(12):137-138
河北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2006、2008、2011年国务院先后批准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河北省入选这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75项。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历史和现状,以磁州窑为例进行数字化保护和传承的建设性探索,以此来推动河北省在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王红五 《检察风云》2012,(22):90-92
高古瓷器中的雕塑作品,应该是古瓷珍玩中艺术含量最高、最具收藏价值的门类了。虽大不盈掌,却或居神龛供奉、或置书房案头、或藏闺密匣囊、或佩衣裙为饰。把玩起来十分赏心悦目,细细地赏析品鉴,余味悠长。  相似文献   
10.
"China"是"中国"的骄傲,唐代的绞胎瓷是陶瓷中的珍品,作为文房用品的笔洗又是绞胎瓷中的妙品,唐绞胎笔洗是我多年来的仅见,尤为珍罕。远古时期,盛放液体和用以盥洗的器皿称为"鉴",即陶质或青铜质地的"浅盆"。后来人们发现"鉴"盛放清水后,能照见人影和面容,它便又兼有了"镜子"的功能;"鉴"作为动词,又引申为"看"和"观察"的含义;随着文字语言的完善和发展,"鉴"与"洗"有了细化和分工,"鉴"常特指"镜","洗"常特指"浅盆"。到了明清,文字更进一步规范、准确了,"洗"和"盆"又分别有了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