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默崎 《求索》2013,(10):137-139
贾平凹文化守成主义的城乡观、由审美到审丑而变化的审美观、以及神秘主义的追求,这三方面的结合,能使我们看出他渐趋变化而中年定形的文化心态。这对研究者深入其作品文本以及对以贾平凹为代表的中国作家的研究能提供一个很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其实,风水大师所说到底是真是假,相信所有接触过风水的人心中自有答案。去年,《焦点访谈》栏目也曾揭穿"大师"王林的骗局。可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人愿意相信风水大师,看来要彻底破解官员迷信风水的现象,还需多管齐下,方为良策。  相似文献   
3.
杨琼 《新东方》2009,(11):6-11
老子是巫师。对此,楚文化和《老子》可以作证。把老子当作巫师来看待,并不是什么狼来了之类的耸人听闻的事情,请听笔者慢慢道来。的确,老子历来就是被当作大思想家、大哲学家来敬拜的,而今给他冠上巫师的头衔是否显得有些不敬呢?正如人们所熟悉的那样,哲学与巫术乃至神秘主义之学乃泾渭分明之学说,在其本质上前者代表着理性的、抽象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潘滨 《廉政瞭望》2011,(4):52-53
在不同利益诉求的驱使下,国人张挂神秘主义大旗,陆续寻梦神农架——当神农架成为欲望社会的荒诞符号,有没有野人已经变得不重要。  相似文献   
5.
灵性与信仰     
於兴中 《南风窗》2012,(20):94-94
人有崇拜的需要,而这种需要被敬畏和神秘主义予以强化。崇拜本身并不具有好坏之分,但因为崇拜的对象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作用和结果。  相似文献   
6.
周锴 《理论月刊》2009,(6):62-64
埃克哈特是中世纪后期最为重要的基督教神学思想家之一,但由于为异端近7个世纪,长期以来其思想在主流学术界无人问津.目前国内对埃克哈特的研究刚刚起步,若要进一步挖掘西方近现代哲学,特别是德国哲学的内涵,埃克哈特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首要问题就是对埃克哈特作品的梳理和把握.  相似文献   
7.
李小玲 《学理论》2013,(24):67-68
旨在对宗教神秘性做客观性的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宗教与神秘性。第一部分是对宗教与神秘性的内涵界定及其关系的表述;第二部分是对二者关系进行原因分析,主要是从信仰主体、对象以及宗教从哲学中吸取思想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是对宗教与神秘性关系的演变历程做了一个阶段划分。  相似文献   
8.
A place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strange tales is a mystery in itself, and fascinating Dunhuang in northwestem China's Gansu Province is just such a place. A tangle of mysteries and exotica, it has attracted not only curious tourists but also film directors who seek the atmospherics of antiquity and mysticism for their work.  相似文献   
9.
当代天主教神学家巴尔塔萨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然而它绝不是对源远流长的基督教神秘主义神学的简单继承,而是对之进行了重要改造。它以基督中心论的神学立场改变了神秘主义追求灵魂上升与神圣者合一的指向及其个体性、否定性特征,强调神秘体验的此在性、群体性和美学性,从而在当代语境中构建出基督信仰神秘体验的崭新面貌。  相似文献   
10.
《未来的夏娃》是法国十九世纪作家维里耶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看似一部科幻小说,其实它把读者带入了一个非常奇特、复杂的想象空间。在这里,科学、秘术、超自然现象、意志决定论这些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力量,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创造一个完美无缺的女人—合为一体。如果说,创造一个理想的女人这一梦想是主宰整个作品的主旋律,那么,在它的背后还回荡着另一个声音,一个与之对立的弦外之音。本文试对这两种相互对立的运动——梦想与反梦想进行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